太原這里將規(guī)劃新建一個大型體育文化公園
近日,小編從官方設計單位獲悉,晉陽街將新建一座體育文化場館,初步設計方案已釋出部分圖紙。

西南側俯瞰效果圖(來源:省建筑設計研究院)01 項目概況晉陽體育文化公園選址于小店區(qū)晉陽街與塢城中路交叉口東南區(qū)域,西吳花鳥魚市場以西。

位置示意圖(來源:住在太原)
其用地總規(guī)模約20畝,建筑占地約為10畝,總體容積率為1.07,建筑密度為52%,地上建筑面積為13827㎡,其中體育場館的地上建筑面積為11322㎡,綜合用房的地上建筑面積為2505㎡。建筑自身容納有5塊標準籃球場和6塊標準羽毛球場。
02 體育類建筑設計概念
起初,體育館通常為學校建筑的一部分,后來逐漸成為了缺少公共活動場所的城市片區(qū)內的標志性功能中心。
對于城市體育類公共建筑而言,在為當?shù)靥峁w育活動空間的同時,也需要具備一定的社交功能,容納一定的社交需求,以便讓城市中的更多人從中獲益,提高生活品質。
在擁有開敞室內空間的建筑中,除了可以開展常規(guī)體育比賽和進行日常休閑運動外,也適用于舉行公共集會活動。
因此,設計體育場館也成為一項重要的城市挑戰(zhàn),需要將其同時作為公共活動場地和城市會客廳進行分析與設計。
03 晉陽體育文化公園設計分析
◇ 場地分析
該項目設計用地相對規(guī)整,地勢平坦,場地內只有一個約一米高的土坡:
場地東北側有地下退水渠,建筑需退距;
場地東南側為西吳北極宮,為保護古建筑,需退距;
場地東側為花鳥魚市場,整體為二層廠房,建筑高度較低;
因此,根據(jù)自身功能需求,結合地塊周邊因素,體育場館不需要太高的建筑高度。
◇ 功能空間區(qū)劃
體育場館建筑內,一層為綜合使用區(qū)域,可以根據(jù)開發(fā)商和周邊用戶的需求,靈活考慮其用途。

首層平面圖(來源:省建筑設計研究院)
體育場館區(qū)域設置有多個出入口,北側毗鄰的晉陽街為城市主干道,人車流量大,道路設施完善,出行方便,因此主入口和停車場地設置于建筑北側,多個次入口設置于東西兩側,便于周邊住區(qū)的居民使用。
交通流線方面,五把樓梯分別設置于羽毛球場、籃球場和輔助用房的周邊,有效地滿足不同目的、來自不同方向的人的需求,滿足建筑消防規(guī)范的同時,使用也更加便捷。
體育場館二層為主要體育活動區(qū)域,地面標高5.1米,南側為籃球場地,北側為羽毛球場地。
羽毛球場東側與籃球場南側均分別設置輔助用房,包括休息區(qū)、衛(wèi)生間、淋浴室、更衣室、醫(yī)務急救室、倉庫以及設備用房等空間。

二層平面圖(來源:省建筑設計研究院)
綜合用房整體為三層建筑,該建筑與體育場館使用玻璃幕墻自然過渡,兩者緊密相連,有機統(tǒng)一。
一層為對外的車輛修理裝配商鋪,呼應針織街南側的車輛修理用房,二層為辦公區(qū)域。
◇ 立面設計
體育館立面大面積使用銀色穿孔板,覆蓋東北西三面。穿孔板的設計使室內空間更為通透,也削弱了建筑的厚重感。

西北側人眼平視效果圖(來源:省建筑設計研究院)
將運動員的剪影紋飾貼刻在穿孔板上,凸顯體育建筑本身的功能性質。
在孔洞的尺寸設計上,考慮到日間陽光及夜晚燈光的雙重展示性,選用多種規(guī)格的孔洞進行排列,呈現(xiàn)出由透徹到朦朧的多層視覺效果,能在晝夜展現(xiàn)出不同的光影流動性。
綜合用房立面采用玻璃幕墻包裹,外部再穿插排布一層垂直遮陽板,雙層皮的設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隔眩光,同時,深色金屬遮陽板也與北側體育場館的銀色穿孔板形成色調對比,富有視覺沖擊力,打破了原有場地過于對稱的呆板感,整體上增強了這座體育建筑的動感。

西南側人眼平視效果圖(來源:省建筑設計研究院)
來源:住在太原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