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3分鐘看懂“基督教”的起源和發(fā)展
原標題:3分鐘看懂“基督教”的起源和發(fā)展
根據(jù)不完全的統(tǒng)計,世界上有上萬個宗教,雖然數(shù)量很多,但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的教徒卻占了教徒人口的大多數(shù),所以這三個宗教也被稱為“世界三大宗教”。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基督教的起源和發(fā)展。
基督教是以奉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各教派的統(tǒng)稱,這些教派把耶穌基督當作救世主,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以及其它一些小的教派?;浇逃诠?世紀起源于巴勒斯坦,信仰上帝創(chuàng)造并主宰世界,相信自先祖以來,人就有罪,在罪惡中受苦,只有信仰上帝和他的兒子耶穌才能獲救?;浇痰摹缎录s全書》和《舊約全書》是兩部圣經(jīng)。
早期的基督徒主要是窮人和奴隸,他們對統(tǒng)治者深惡痛絕,被羅馬帝國殘忍地迫害,卻無能為力,只能寄望于耶穌的降臨,以求得到救贖。隨著中上層階級的不斷獲得宗教領袖的地位,他們的信仰也從最初的抵抗變?yōu)閷y(tǒng)治者的忠誠和服從。羅馬政府因其宗教信仰的轉變,放棄迫害基督教,轉變?yōu)榻邮芾茫诠?世紀左右,基督教成為國家教會。在歐洲中古時代,基督教的正統(tǒng)教會成為了封建制度的支柱,哲學、政治、法學等等都被置于神學的支配之下。
在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之后,教會基本上是統(tǒng)一的。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于330年把首都遷往拜占庭,把拜占庭改名為君士坦丁堡(現(xiàn)在的伊斯坦布爾),從此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公元4世紀末,東羅馬和西羅馬帝國分立,東、西兩大宗教中心分別位于拜占庭、羅馬。自那以后,西羅馬逐漸拉丁化,東羅馬逐漸希臘化,民族、語言、風俗習慣都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這些都對宗教產(chǎn)生了直接的影響。9世紀中葉,東、西兩大教會的矛盾越來越激烈,其中最大的矛盾就是宗教信仰和宗教信仰的不同。直到11世紀,基督教和西方教會在1054年被分離,東部被稱為正教(也就是東正教),而西方則被稱為天主教。東正教和天主教的教義有著相同的根據(jù),那就是《圣經(jīng)》是其教義的根本源泉,而東正教則更注重圣經(jīng)的重要性。
16世紀,西方教會出現(xiàn)了一場針對教皇的宗教變革,并出現(xiàn)了幾個與天主教分離的新教派,即“新教”。從那以后,新教就分裂成了許多不同的派別。16世紀的宗教主要有路德派、加爾文派和安立甘宗三大流派,而17世紀則是英國長老會、公理派、浸禮派和貴格派。盡管教派眾多,基督教新教在教義、組織、禮儀等方面仍然具有相同的特點:1.不承認羅馬教皇的權威,教派獨立,沒有組織和領導。廢除教階制度,使教徒與神職人員都是平等的。牧師可以結婚。2.簡化禮儀與節(jié)日。3.不承認天主教的圣傳。在基督教傳入中國之后,它的名字曾被譯為耶穌教。
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教徒最多的宗教,它的信徒遍布世界各地,中國也是它的傳播區(qū)域,根據(jù)可靠的歷史資料,基督教在盛唐時期傳入中國,那時被稱為“大秦景教”。元朝的蒙古人和中亞的人都是基督教的信徒,蒙古人加入中原后,基督教的人也越來越多,除了大都,還有鎮(zhèn)江,杭州,揚州,泉州,溫州,都有基督教教會。明清之際,基督教教會的神職人員紛紛進入中國內地,基督教在中國大陸的范圍內得以廣泛地傳播。在此期間,盡管由于各種教規(guī)和清初“禮樂之子”的存在,影響了傳教活動,但最后,還是以西學為先鋒,以武力為依托的基督教教會還是傳教成功,在晚清幾乎全國都有基督教堂和信奉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