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球戰(zhàn)袍進化史:當我離時尚圈越來越近
那怎么定義羽毛球球衣的“時尚”呢?其實呢,羽毛球的“時尚”跟這項運動發(fā)展以及科技的發(fā)展有關系,小全和大家聊聊歷史里的羽毛球球衣。

羽毛球衣一開始的模樣就是1899年全英賽上球員們穿的球衣,所有的球員穿的大多都是白襯衣,而女球員一般都是長裙上場,而衣服當時的面料應該是較為薄的棉布。但從款式上來看其實和當時的時裝區(qū)別不大,都是比較保守的傳統(tǒng)服飾,而比賽時就像是球員把外套脫了就直接上場比賽一樣。

當時的羽毛球還是屬于歐洲的“貴族運動”,那么在早期的羽毛球時代,它的服裝其實是和網(wǎng)球是沒有區(qū)別的,都是以白色的輕便套裝為主,“白色”也是當時歐洲貴族的一種代表色,能夠從事這項運動的其實也都不是平民百姓,比方說湯姆斯杯的創(chuàng)始人喬治·湯姆斯就是當時英國的男爵。
從那個年代之后的三十年間,世界羽壇的羽毛球運動的發(fā)展是保守的,“身著白衣”是球員以及市場一直沒有放棄的設計。

直到50年代,球員們大多數(shù)還是都以白襯衣為主,不過不再全是長袖,也出現(xiàn)了短袖。這就說明保守的程度也發(fā)生了變化,比方說男款的褲子也有了短褲,也出現(xiàn)了女款的短裙,再比方說下面尤伯夫人這張穿短裙的照片就是1930年到1940年的女子運動員的代表。

這種羽毛球運動的“白色貴族氣”其實也一直延續(xù)到了上世紀50年代末,直到60年代。而不得不提的是,當時我們中國的羽毛球在60年代確實還是屬于“啟蒙階段”,國內也存在著一些中國羽毛球的“拓荒者”,而當時因為體育事業(yè)條件有限,球衣的美觀度就大不如國外了。那當時國內的羽毛球衣是什么樣子的呢?

在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期,羽毛球球衣雖然也是棉布,但是顏色有紅色、藍色和白色三種顏色。這也就是我們中國傳統(tǒng)運動服的三個顏色了,并且男球員和女球員的衣服都是有翻領的,并且衣服的胸前會有你代表的地方隊的名字,非常具有中國特色。

這純棉的衣服,雖然很舒服也很吸汗,但是最大的缺點就是速干功能差,出汗越多就越來越重,也非常影響球員的發(fā)揮,特別我們中國的球衣,為了耐用性,還做得特別厚,所以更加影響發(fā)揮。
在70年代中期的世界羽壇,當時的球衣剪裁就已經(jīng)做得非常出色了,并且也有了一些款式的改觀,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1976年全英公開賽男單決賽,兩位印尼名宿梁海量和林水鏡的對陣,當時兩名球員都是穿著白色的翻領短袖,現(xiàn)在看來還是很“合身”的,并且外面穿著針織背心,而褲子就非常短,相當于是“超短褲”了。

其實在1975年以后世界羽壇的女士球衣也有短裙和無袖的背心了,特別是日本的羽毛球服裝工藝的進步是全世界出名的,并且球衣的面料也有了尼龍的面料,球衣上也慢慢出現(xiàn)了條紋或者色塊的顏色設計,但是衣服還是以白色為主,小翻領的短袖也依然還是主流。
在1985年中國天王趙劍華對陣丹麥天王弗羅斯特的比賽上,比起弗羅斯特這么素的條紋款式,趙劍華的紅色衣袖還是十分顯眼的,現(xiàn)在看來也是好看的。

到了90年代末期,一場是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的男單決賽中國名將董炯對陣丹麥名宿拉爾森的比賽,另一場就是女雙葛菲顧俊的決賽,當時的羽毛球衣已經(jīng)開始流行很寬松又飄逸的款式了,而這種寬松袖的球衣也一直延續(xù)到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當時除了面料在不斷地更新,現(xiàn)在來看這種寬袖子的款式也給老球迷心中注入了中國羽毛球崛起的回憶。

這種寬松袖子的尼龍翻領短袖,還是有一個缺點的,就是很多大牌球星在比賽的當中,是會把持拍手的袖子挽到肩上的,但是挽上去了打著打著還是會掉下來,這也說明當時的大寬袖對于運動員來說,還是有點影響做動作的。但是這就是當時的主流設計,也是堪稱經(jīng)典,不僅僅寬松袖子是經(jīng)典,羽毛球衣的外套也成為了經(jīng)典,中國隊紅黃兩色的主打花色已經(jīng)是公認的中國隊配色,而外套整體的寬松剪裁還有褲子收口的設計也是那個年代獨特的記憶,就連后面好多年中國大部分中學的校服都是這種設計。

到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后,短褲的款式也慢慢寬松起來,而球衣也終于出現(xiàn)了就像現(xiàn)在的羽毛球一樣的“無領”的款式,甚至也出現(xiàn)了像陶菲克經(jīng)常穿的無袖的背心款式,這也就是當代羽毛球衣的設計的開始,我們最喜聞樂見的就是林丹和李宗偉最喜歡穿無袖款式的球衣了。
在北京奧運會上的男單決賽,林丹就是穿的無袖的圓領無袖球衣,可是衣領和肩膀上卻有黃色的標記,當時這一套球衣還是很多人買的,可是現(xiàn)在回頭來看我們還是會覺得稍顯過時,這也說明現(xiàn)在球衣的“時尚”更新得越來越快了。

現(xiàn)在的球衣都在不斷地更新和研究有關球衣的科技含量,款式又逐漸發(fā)生了變化,慢慢地現(xiàn)在的球衣又開始變得越來越緊身了,比方說丹麥女單名將鮑恩就是穿的工字背緊身連衣短裙,還真是清涼;
還有今年在瑞士黃金賽有很好表現(xiàn)的保加利亞女雙組合斯托伊娃姐妹,他們穿過的有一套衣服已經(jīng)不是工字背了,是吊帶連衣短裙,也算是比較亮眼的球衣設計了。
另外呢球衣的顏色也越來越亮,面料也日漸輕盈,并且速干功能是越來越好,甚至還有的球衣還出現(xiàn)了“透氣孔”,這也驗證了馬克思經(jīng)常教導我們的:事物的發(fā)展是螺旋式上升的!

那說到現(xiàn)在的羽毛球服,還真是百花齊放,各種品牌的款式那可是琳瑯滿目,甚至通過這項運動的發(fā)展,很多品牌也推出了很多羽毛球文化衫、球星的紀念衫、還有活動的紀念衫等等球衣,并且還都很好看。
現(xiàn)在的球衣在團體賽中甚至還能輕易地就能讓觀眾區(qū)分出國家,就拿去年的比賽來說,冠軍丹麥隊的顏色就是他們國旗里十字架的紅色,而馬來西亞就是黃色條紋,韓國則是帶有藍色的斑馬紋,印尼的則是大面積的大紅色,而我們中國隊近幾年最具代表的就是里約奧運會的帶民族手繪設計的服裝了。

總之,羽毛球運動經(jīng)歷了這么悠久的演變與發(fā)展,球衣也是伴隨者之一,它也深深地刻著時代的印記,記錄著人們在這項運動的輝煌歷程??钍皆絹碓叫路f,款式越來越靚麗,這都是“時尚”與羽毛球的結合,放在我們普通球迷來說,大家賦予球衣的意義也越來越豐富,我們也希望羽毛球衣在實現(xiàn)更多意義的同時賦予球迷們一個更加美好的羽球夢。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