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足球隊為什么很少用 3-5-2 陣型?
謝謝邀請。
關于三后衛(wèi),我在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068355 當中已經回答過了一些。這里結合問題提出的3-5-2陣型進行解答。
簡單的歷史:
從傳統(tǒng)足球陣型的發(fā)展來看,攻守最平衡的、用得最多的有三個陣型,3-5-2就是其中一個。另兩個是4-4-2和4-5-1,這在20世紀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非常流行。3-5-2是“不老松”4-4-2的創(chuàng)新,在1982年,意大利以4-4-2橫掃諸強拿到世界杯冠軍,但當時意大利擊敗的隊伍當中,基本都在踢4-4-2,意大利在比賽中的表現(xiàn),個人認為是依靠4-5-1和5-3-2的來回變換。
到1986年、1994年世界杯,以及1996年的歐洲杯,冠軍球隊使用的都是3-5-2陣型,但從排兵布陣來看,只有1986年比拉爾多執(zhí)教的阿根廷隊是正宗3-5-2,1994年的巴西是4-4-2變3-5-2,1996年的德國亦如此。
3-5-2的好處在于以下3點:
1.中場兩個邊路的極度補強。利用好場地寬度,在三個中前衛(wèi)的兩邊加上兩名邊前衛(wèi)(同時也是邊后衛(wèi),或者一名邊后衛(wèi)一名邊前衛(wèi)),大大加強了中場人數(shù)優(yōu)勢,并對對方的四中場(4-4-2)進行沖擊,進攻重點往往是兩個邊路和肋部,那都是4名中場球員無法覆蓋的空檔(如果是平行站位可能還沒這么明顯,但菱形站位空檔就很大了),說得難聽一些,五中場對對方的擠壓和逼搶是很殘忍的。
2.前腰或者后腰的活動范圍大大增強。在五中場的人數(shù)優(yōu)勢當中,一個走位飄忽的中前衛(wèi)/前腰能夠吸引對方足夠的注意力,并且依靠自己的調動打亂對方四中場的防守位置;而一個后腰頂?shù)街袌觯哟罅酥袌龇朗氐母采w面,增強防守厚度,讓對方的兩名前鋒難以直接面對己方的后衛(wèi)線?,F(xiàn)在雙后腰的配備正是從3-5-2當中得到的靈感。
1986年世界杯,阿根廷的3-5-2當中,馬拉多納在中場的活動范圍幾乎覆蓋了中圈弧頂、對方三十米區(qū)域和禁區(qū),而此時在后衛(wèi)線上,往上頂?shù)氖菉W拉蒂科切亞或者庫休福,如果沒有記錯的話,以前者居多,這樣靈活的陣型在對英格蘭隊的比賽中“讓英國佬的中場十分頭疼”。
3.傳球路線更豐富。5名中場隊員的路線選擇上具有WM陣型的縱深,隊員和隊員之間的距離又不會因為人數(shù)劣勢而拉大,因此傳球和調度的效果更好。1994年世界杯16強巴西對美國的比賽中,巴西的“五中場”讓美國隊疲于奔命,直到萊昂納多因肘擊對手被罰下,情況才發(fā)生略微的改變(后來是羅馬里奧回撤充當影子前鋒,不過美國人本來就是想拖到打點球)。
但是,導致3-5-2沒落的也正是它的優(yōu)點同時埋藏的隱患。三后衛(wèi)的防守薄弱之處不再贅述,還是從3-5-2的優(yōu)點進行針對性說明。
1.兩個邊路的身后空檔過大。當五名中場當中的邊路隊員壓過中圈之后,身后就是兩條自由走廊。三后衛(wèi)面對來自邊路和肋部的反擊基本上是非常吃力的。事實上訓練中的“二攻對三防”是一個重點實戰(zhàn)課題,加上反擊當中的“4秒過中場”要求,如此開闊的場地下兩名進攻隊員對三后衛(wèi)來說就是毀滅性的災難,更不用提后插上的其他人。
2.當時的后腰因為反擊被拖垮,或者前腰因為中場人數(shù)太多而導致自己的空間被擠占。人數(shù)多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不好的話也會變成資源浪費。經常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如果兩邊路當中的某一邊被打反擊,后腰對該邊路進行覆蓋,立刻會放空中路,任由對方的的中場長驅直入。
3.在五中場的時候,兩名邊路球員的“套邊”往往會因為對方的中場收縮而獲利,直接面對對方后衛(wèi)線,前提是這需要非常好的傳球線路和準確性。但現(xiàn)在每一名球員的活動空間都被大大壓縮,兩個邊路有沒有這么大的活動面積尚存疑問,加上由于傳球的準確性問題、拼搶和犯規(guī)判罰的不確定性,防守方的反擊機會也會在此時出現(xiàn)。斷轉移球、斷身后球打反擊的例子屢見不鮮。由于比賽是90分鐘的過程,來回沖刺會讓兩名邊前衛(wèi)陷入極度疲勞,無法對后衛(wèi)線提供良好保護。
個人認為以上三點最終讓3-5-2成為了過去式,但3-5-2的最大貢獻是促生了現(xiàn)代足球的4-2-3-1,雙后腰讓攻守更為平衡,同時邊后衛(wèi)助攻也成了主流戰(zhàn)術。
關于3-5-2的衰落,天涯曾經有一篇很好的翻譯帖子,鏈接傳送門如下: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ans/1/176475.shtml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