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夜游 | 淺析博物館夜游的管理形式以及表現形式
原標題:博物館夜游 | 淺析博物館夜游的管理形式以及表現形式
隨著夜文化、博物館產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博物館的夜游實踐模式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發(fā)展態(tài)勢。
各種創(chuàng)新的表現方式帶給觀眾全新的參與體驗,激發(fā)了博物館在夜間經濟中的巨大潛力,并為國內博物館夜游的借鑒和借鑒。
博物館夜游主要分為三種實踐管理模式:文化節(jié)日型、延長時間型、專項活動型。
文化節(jié)日型一般是在每年的法定假日期間舉辦的一次博物館的夜間巡游;延長時間型是為了滿足市民對博物館的夜游需求,將其從每周或每個月的固定時段延長至晚間,形成了一套“夜間開放”的常規(guī)機制;專項活動型是指為了特別的活動而特別去觀看的一種夜間游覽。
在夜間游覽方面,國際博物館也是極具創(chuàng)造性的,主要表現為下面幾個方面:
首先是擴展空間,博物館的夜游不僅限于建筑物內部,對遺址類型的綜合性博物館來說,一些與公園或遺跡有關的區(qū)域將會增加夜景,就像是夜晚的游園。
其次是虛實結合,例如舉辦線上活動,可以直接在家從網絡上感受到博物館的魅力。
再者是融匯通感,在晚上游覽博物館時,由于光線的改變,視覺效果會減弱,而其他感官的感覺會增強,所以不斷開創(chuàng)多元的感知方式讓人們可以從多個不同層面感受到博物館的魅力。
最后是多元組合,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每個月都會舉行一次大型的夜間巡回演出,從早上六點一直到晚上九點半,一共分為七、八個小型的活動,包括展覽、講座、視覺表演等。
責任編輯: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