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你的年終獎記得交稅!這樣算也許能省下一大筆錢!
原標題:@深圳人,你的年終獎記得交稅!這樣算也許能省下一大筆錢!
快到年底了
有這樣一筆錢你是不是也期待了很久呀
那就是——年終獎!
作為辛勤打工一年的獎勵
一分一毫都很珍貴
那你知道“全年一次性獎金”
也是需要交個人所得稅的嗎?
而且2023年12月31日之前
“全年一次性獎金”
可選擇 采用單獨計稅的方法
或 并入當年綜合所得
看看哪種方法能為你省下一大筆錢呢?
今天阿慧帶著大家一步一步算
兩種交稅方法下
你的年終獎分別要交多少稅?
一起來看看哪個方法更劃算 ↓
什么是全年一次性獎金
是指行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等扣繳義務人根據(jù)其全年經(jīng)濟效益和對雇員全年工作業(yè)績的綜合考核情況,向雇員發(fā)放的一次性獎金。
也包括年終加薪、實行年薪制和績效工資辦法的單位根據(jù)考核情況兌現(xiàn)的年薪和績效工資。
怎么計算交多少稅?
方法有兩個:一是單獨計稅,二是并入綜合所得計稅。兩種方法計算出的應納稅額會有所區(qū)別。 2023年12月31日之前“全年一次性獎金”可選擇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即采用單獨計稅。
方法一:單獨計稅
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① 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②適用稅率-③速算扣除數(shù)
先用①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 12個月,算出來的數(shù)據(jù), 按照按月?lián)Q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表一)(見下圖),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單獨計算納稅。
圖源:深圳稅務(下同)
方法二:并入綜合所得計稅
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累計綜合所得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舉個例子
不會算?沒關系,我們來舉個例子,帶著你一步一步算:
小明為一企業(yè)職工,2022年
每月工資:20000元
每月專項扣除:3000元
每月專項附加扣除:1000元
今年11月獲得全年一次性獎金:24000元
01
按方法一來算:
1、計算全年一次性獎金應納稅額
第一步查找適應稅率:24000/12= 2000,對應《按月?lián)Q算居民個人綜合所得稅率表 (表一)》稅率為3%速算扣除數(shù)為0;
第二步計算應納稅額:24000*3%=720元。
2、計算其他綜合所得應納稅額
這一步計算公式為方法二的綜合所得稅計算公式:應納稅額=【累計綜合所得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第一步查找適應稅率:
3、計算全年綜合所得應納稅額
全年綜合所得應納稅額=720(1、全年一次性獎金應納稅額)+10680(2、計算其他綜合所得應納稅額)=11400元。
02
按方法二來算:
還是小明,復習一下2022年他的
每月工資:20000元
每月專項扣除:3000元
每月專項附加扣除:1000元
今年11月獲得全年一次性獎金:24000元
還有計算公式:應納稅額=【累計綜合所得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計算步驟:
第一步查找適應稅率:
第二步計算應納稅額:
03
結(jié)論
計算出來的應納稅額中,14280元(方法二)大于11400元(方法一), 所以該案例中小明獲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采用方法一單獨計稅更加劃算。
但并不是所有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選擇單獨計稅都更劃算,在2023年12月31日前納稅人可根據(jù)上述計算方法選擇最劃算的計稅方式。
不會計算個人所得稅的
去聊天對話框回復 【個稅】獲取“個稅計算器”
輕松搞定個稅難題
其他注意事項
在一個納稅年度內(nèi),對每一位納稅人, 一次性獎金單獨計稅辦法 只允許采用一次 。 雇員取得除全年一次性獎金以外的 其他獎金 ,如半年獎、季度獎、加班獎、先進獎、考勤獎等, 一律與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合并,按稅法規(guī)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 以上全年一次性獎金計稅方法 只針對居民個人 。 非居民個人取得數(shù)月獎金,計稅方式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非居民個人和無住所居民個人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35號) 執(zhí)行。如果有沒看懂的步驟
可以在評論區(qū)留言
阿慧會為大家解答的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關于個稅/ 社保的問題
獲得一對一解答
還能拉你進群獲得社保直播解答推送
-END-
右下角,您點贊+在看
小編工資漲1毛
小編有話說
希望有幫到你
還有年度個稅匯算別忘記哦
事關你明年工資!深圳人趕緊去做這件事!
投稿 & 合作 & 建議 & 聯(lián)系
點擊查看合作微信
注:手機QQ添加時,若無法找到,請選擇“找公眾號”即可添加
...
封面及文章圖片來源|攝圖網(wǎng)、圖蟲、酷吧,已獲平臺授權(quán)
信息來源:深圳稅務
編輯:阿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zhuǎn)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