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美國切爾諾貝利”屬于必然事件?
大家好,我是烏鴉。
美國俄亥俄州因火車脫軌導致大量有毒化學物質泄漏的事故,不少讀者朋友希望烏鴉說一說。
不過在正式開講這次的事件之前,烏鴉先把時鐘撥回到12年前,跟大家講一個“不幸中萬幸”的“故事”。
1
2010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南部的一個火車調度廠里,突然急速沖出一輛39節(jié)車廂的列車,這輛序號777的列車,在無人駕駛情況下如野獸般咆哮著沖向人口密集的城鎮(zhèn)。
恐怖的是,列車上裝有五千加侖的柴油,和三萬加侖的易燃易爆劇毒物質,一旦火車發(fā)生脫軌側翻,這些物質必然會被引爆并發(fā)出強烈的沖擊波,相當于數枚導彈的威力,更可怕的是,屆時列車上化學物質的泄露,會大量污染周圍環(huán)境,附近的居民必然難逃一劫。
無人火車之所以在鐵路上狂奔,緣于列車調度員的一個失誤。
當天,列車調度員杰克接到上級指令,要求把裝有危險化學品的777次列車從主干道開到側線上去,為的是給前方載有一百多名學生的觀光車騰出主干道。
接到任務的杰克漫不經心地坐上火車駕駛位置,在車廂之間的剎車氣管沒有連接的情況下,就直接開動了火車。
當火車慢慢靠近岔道口時,杰克才發(fā)現,前方軌道的切換設置不對,于是他又直接把火車調成了低速自動駕駛,自己跳下火車去調鐵軌。
但就在他下車的一瞬間,一個鐵軌震蕩,將還未掛穩(wěn)的檔位直接震到了最高檔,列車在無人駕駛情況下,開始失控全速狂奔。
777的39節(jié)貨車中,有8節(jié)含有劇毒和易燃的熔融苯酚,其余大部分都是易燃易爆的柴油,如果列車在人口稠密的地區(qū)脫軌,必將釀成重大災難。
于是負責人康妮建議鐵路公司高層,當火車在穿過無人居住的農田時強制使其脫軌,但經過公司高層討論,這個計劃成本高昂,將會花費公司超過1億美金,便駁回了這個提議。
最后出于節(jié)省成本的考慮,公司派出了從業(yè)26年的老司機巴德駕駛一輛火車頭駛入軌道,目的是連接上777使其減速,然后讓派直升飛機將退役特種兵送入駕駛艙,手動給列車剎車。
可10000噸的列車,在80km/h的行駛速度下,狂暴程度可想而知,僅憑巴德的一個火車頭,根本無濟于事,最后巴德的火車頭剎車被拉爆,整輛車都被撞出了主線,人車都葬身于火海之中。
穿過荒野,失控的列車馬上要駛入城鎮(zhèn)區(qū),一場不可阻擋的災難似乎就要爆發(fā)。
周圍的城鎮(zhèn)已經開始做撤退的準備,就在災難即將降臨之時,與777列車在同一軌道的另一端,一輛1206列車勻速行駛而來。
1206列車上有兩名駕駛員,一名叫法蘭克,另一名叫威爾。
法蘭克是一個有28年豐富閱歷和經驗的老員工,馬上面臨退休。退休并非他本意,公司為了節(jié)省成本,在三個月前就給公司里一些老員工發(fā)布了強制退休的調令,法蘭克也位列其中,然后改用一批沒有經驗、工資低的年輕人接崗,其中就包括威爾。
法蘭克此次就是帶年輕的駕駛員威爾出來實踐指導的,不巧卻將要碰上失控的777列車將要迎面撞上來。
故事的最后,法蘭克和威爾通力合作,倒開1206掛上777,經歷千難萬險扣上了兩輛列車的連接鎖,最終反方向拉停了777列車,避免了這場災難的發(fā)生。
這其實不是新聞報道,更不是歷史事件本身,而是一部2010年的美國電影,名叫《危情時速》(《Unstoppable》)。
不過電影中的故事情節(jié)也并非完全虛構,而是根據2001年美國俄亥俄州發(fā)生的真實事件改編。
2001年5月15日,俄亥俄州的東北部的一條鐵路線上,一列有著長達47個車廂的火車失控,在鐵路線上一路狂飆。
這列失控的火車不僅體積龐大,車廂眾多,最讓人害怕的是其中兩節(jié)車廂裝載的是工業(yè)廢料和劇毒物質,如果這些劇毒物質在當地傾瀉,擴散到空中或者水里,都會給當地居民帶來致命危險,而且會造成長時間的生態(tài)污染。
為了避免災難的發(fā)生,火車公司一方面調整其它列車的線路,避讓這列“脫韁”的龐然大物,同時還派出經驗豐富的火車司機,通過電影中講述的一系列操作,終于讓火車停了下來,避免了火車脫軌后的生化災難。
二十多年前在俄亥俄州得以避免的那場生化悲劇,在今天終究還是真實發(fā)生了。
2
當地時間2月3日晚8時54分左右,諾福克南方鐵路公司的一輛列車在俄亥俄州東巴勒斯坦小鎮(zhèn)的軌道上脫軌。
這輛出事的貨運列車,一共由150節(jié)左右的車廂組成。其中有超過50節(jié)車廂脫軌,在脫軌的50節(jié)車廂里面,又有11節(jié)運載了危險化學品。
脫軌車廂里的這些危險化學品,大部分是壓縮氯乙烯(一級致癌物),占了5節(jié)車廂,其余的則為乙二醇一丁醚、丙烯酸己酯、異丁烯和丙烯酸丁酯等其他危險化學品。
那么美方是怎么處理這些危險化學品的呢?
首先,2月3日事故發(fā)生當天,俄亥俄州和相鄰的賓夕法尼亞州下令疏散了東巴勒斯坦的1500到2000名居民。
2月6日,疏散令的范圍擴大到包括東巴勒斯坦周邊1到2英里范圍內的所有人。
及時疏散民眾的做法的確是明智的,但接下來,諾??四戏借F路公司和政府就開始了一系列的騷操作。
當地時間2月6日,也就是火車脫軌的第3天,諾??四戏借F路公司為了避免氯乙烯車廂爆炸,決定對裝滿氯乙烯的5節(jié)車廂進行“受控釋放”。
什么叫受控釋放呢?就是把車廂里的氯乙烯全部排入一個事先挖好的坑里,讓其燃燒。
通過燃燒來處置泄漏的氯乙烯,并沒有問題,但前提是需要具備很高標準的條件,首先是燃燒溫度要達到1100℃以上,并且需要用到純氧封閉設備。
否則,氯乙烯不充分燃燒將產生大量的光氣和二噁英,這些都屬于劇毒的強致癌物,比氯乙烯更致癌、毒性更強。
但無論是從當時的環(huán)境、條件還是設備來看,都是達不到這些要求的,從燃燒現場的濃煙滾滾就直觀地反映出,泄漏的氯乙烯顯然是沒有完全燃燒的。
這些有毒的化學物質被點燃后,現場火光沖天,濃煙滾滾,遮天蔽日,從遠處呈巨型黑色煙柱狀,污染了周圍一整片的天空。
當時有正在坐飛機的乘客也拍下了地上這片巨大的黑煙,在整片雪白的云層之中,有一片黑煙在彌漫擴散,從天空中都能看到如此大面積黑煙,可想而知毒氣擴散彌漫到了何種程度。
這種情況下,按照正常人的思維,這塊地方一時半會兒是不適宜再讓人居住的。但讓人大跌眼鏡的是,燃燒事件僅僅2天后,也就是2月8號,美國政府便開始通知被疏散的居民回家。
當地政府告知民眾,經過空氣監(jiān)測和水源采樣,空氣中的毒氣已經低于危險標準,雖然有部分“物質”滲入了河道和其他地方,但是目前飲用水還是安全的,大家可以安全回家了。
然而在接下來的幾天,大家發(fā)現事實根本不像政府所說的那樣,泄露和燃燒出來的毒氣很快大范圍作用到了動物和居民身上。
一對住在距火車脫軌地點約5英里(約合8公里)的夫婦稱,他們在當地河流中發(fā)現了數百條腹部朝上的死魚。
據俄亥俄州自然資源部門估測,截至當地時間2月8日,事故造成的化學物質泄露已導致7.5英里(約合12公里)長的河流中約3500條小魚死亡。
緊接著是不斷有人曝出家中或者附近動物突然死亡,陸續(xù)有狐貍、雞、狗因不明原因生病,然后死掉。
不斷有居民向媒體或者在社交媒體上反映,出現了嚴重的頭痛、惡心、眼睛灼痛、咳嗽和腹瀉的癥狀,還有當地居民反映洗完澡后感覺很不舒服,水質已經出現了問題。
并且在燃燒事件后,當地居民稱天空連續(xù)好幾天都烏云密布,甚至還出現了詭異的橙色。
還有人在雨中開車后發(fā)現,車被酸雨腐蝕得很嚴重。
對于當地官方部門接連出來為當地的空氣和水質安全“背書”的行為,很多專家也都提出了質疑。
俄亥俄州熟知危險材料的專家西爾·卡吉亞諾預言,5到20年后,東巴勒斯坦當地的民眾中可能會出現大批的癌癥患者,對于當地政府的“無害”言論,和通知居民可以回家的操作,卡吉亞諾表示直接把他看蒙了。
當地政府的“無害論”也迅速遭到打臉。據諾??四戏焦竟嫉那鍐物@示,事故發(fā)生后,有多種有毒化學物質被釋放到空氣和土壤中,包括乙二醇一丁醚、丙烯酸己酯和異丁烯等。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說法,接觸致癌物丙烯酸己酯會灼傷眼睛和皮膚,引起刺激,吸入該氣體會刺激鼻子和喉嚨,引起呼吸困難和咳嗽;吸入異丁烯則會導致頭暈和嗜睡;接觸乙二醇一丁醚會引起眼睛、皮膚、鼻子和喉嚨的刺激,還會造成尿血、頭痛、嘔吐等癥狀。
與當地居民目前所出現的癥狀基本吻合。
另根據最新消息,美國環(huán)境保護署(EPA)也承認了,脫軌列車上的有毒物質,會繼續(xù)釋放到空氣、土壤和地表水中,而事故現場的清理和監(jiān)控,可能需要數年時間。
不得不提的是,俄亥俄州是美國產糧重鎮(zhèn),耕地占全州面積三分之二以上,大豆、玉米、燕麥、干草產量居美國前列。此次事故對當地糧食安全的影響有多嚴重、將持續(xù)多久,都是值得關注的。
3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次俄亥俄州火車脫軌事故,幾乎是帶著某種必然性,而且是一個本可以人為避免的必然事件。
根據聯邦鐵路管理局的數據,美國火車脫軌事故率極高,每年大約發(fā)生1000次火車脫軌事故。就拿這次的事故發(fā)生地俄亥俄州來說,這也已經是自去年 10 月以來的第三起列車脫軌事故了。
根據聯邦鐵路管理局安全分析辦公室數據,從2013年到2022年的10年間,美國共發(fā)生鐵路事故近11萬起,死亡7939人。
美國火車頻繁脫軌,火車超速、鐵路年久失修、車軸故障等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這次火車脫軌,目前給出的調查結果是因為車輪軸承過熱,而且在3日的脫軌事故之前,列車已經至少發(fā)生過一次故障。
一名調查人員稱,這輛列車如果配備電控空氣制動系統(tǒng),事故可能不會這么嚴重,而這輛列車之所以沒有配備,源于幾年前的一場博弈。
為了降低機械故障引發(fā)的火車事故率,美國政府也曾經做過一些努力。
十多年前,美國曾經推行過一種先進的電控空氣制動系統(tǒng)(ECP),這一裝置不光制動更快,可以同時啟動每個車廂的剎車避免車廂相撞,還能在列車出現故障時及時發(fā)出信號,可以大大降低貨運列車事故的嚴重程度,只是安裝的成本高昂。
推行ECP的契機,是因為當時運載原油和危險化學品的火車出軌事故在美國大幅增加,尤其是2012年,當時一列火車在新澤西州出了事故后泄漏了2.3萬加侖的氯乙烯,引起了政府的重視。
為了解決這類頻發(fā)事件,奧巴馬政府在2014 年提出要改進對運載石油和其他危險品的列車的安全規(guī)定。
最終危險材料安全管理局擬議了法規(guī),要求在近十年的時間里對運載危險材料的火車車廂進行安全改造,其中就包括安裝ECP ,還對運載危險材料的火車施加了速度限制,并要求對所運輸的物質進行揮發(fā)性測試等等一系列措施。
當時這項擬議的規(guī)定一出,鐵路、石油和化學工業(yè)全力反對該法規(guī),認為實施這些新規(guī)需要增加巨大的成本,因此在規(guī)則制定過程中派出游說團體來限制新法規(guī)的實行。
在行業(yè)壓力下,2015年奧巴馬最終頒布的新規(guī)僅僅只對原油運輸做了限制,而許多其他易燃易爆的危險化學品都紛紛得到了豁免,其中就包括本次事故中所涉及的多個化學品,給危險化學品長途運輸大開綠燈。
不過有一點值得肯定的是,新規(guī)明文要求了被歸類為“高危易燃列車”的列車,要強制性安裝我們前面提到的ECP,以提高列車運行的安全性。
但一些利益相關者仍不甘心,為了廢除這一法案可謂費盡心機。
為了達到目的,他們向共和黨競選活動提供了超過 600 萬美元的捐款,最終于2017年,特朗普政府掌權期間,在鐵路游說者和參議院共和黨人的支持下,廢除了ECP的強制安裝規(guī)定,卸掉了保護列車安全的最后一層盔甲。
除此之外,過去這些年里,為了提高利潤率,美國鐵路公司不斷增加超長、超重列車的比率,雖說成本越來越低,但事故安全隱患卻越來越多。
在過去10年中,美國貨運列車的長度平均增加了2700英尺(約823米),即平均每列火車增加了26節(jié)車廂,此次發(fā)生事故列車,車廂數量更是多達150節(jié)。
此次涉事的諾??四戏借F路公司在2021年的年報中表示,該公司平均列車重量比2018年增加了21%。列車重量和長度逐年上漲,但鐵路員工的數量卻在逐年下滑。
為了壓縮成本,為股東創(chuàng)造更大利潤,過去6年,美國主要鐵路公司削減了29%的一級員工,涉及約4.5萬人。僅2018年至2019年期間,美國鐵路公司就解雇了2萬多名員工,是大蕭條時代以來行業(yè)最大規(guī)模的一次裁員。
就在幾個月前,聯邦政府還強制解散了美國鐵路總工會,使鐵路行業(yè)人員不足的問題雪上加霜。
有工作經驗的工作人員越來越少,剩下的工人管理區(qū)域變得更大,工作強度也越來越大,可想而知工作中出現的漏洞自然也會越來越大。要說這次跟10年前的《危情時速》電影劇情還有什么共同之處,那恐怕就是這一點了。
美國鐵路行業(yè)持續(xù)裁員、缺乏監(jiān)管,將企業(yè)效益、政客利益等置于運營安全之上......這種情況下,美國鐵路頻發(fā)事故實在不足為怪。
更可笑的是,事故發(fā)生后,諾??四戏焦颈硎疽丫栀?5000美元幫助美國紅十字會建立避難所,但這一金額平攤到近5000名事故地居民身上,只有人均5美元,這些美國企業(yè)還真就“把你們的錢當錢,把老百姓的命不當命”唄。
當放任逐利的私人資本掌控涉及國民經濟命脈和基本公共服務的諸多領域,并反被其綁架,在各項監(jiān)督、管理條款制定上投鼠忌器畏首畏尾,那么類似這樣的惡果,必定還會一次又一次發(fā)生,循環(huán)往復。
黑格爾說,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的教訓,就是沒有從歷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訓。這句話放在這次的事件當中尤其適用。時間,將會帶走它在美利堅的一切痕跡,就如那一次次的槍擊案件一樣。
參考資料:
The Lever:Rail Companies Blocked Safety Rules Before Ohio Derail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