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給“媽寶男”,患上中度抑郁癥,我是如何自愈的?
我今年34歲,是一名家庭主婦,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更是一名中度抑郁癥患者。
今天,對于我來說,是一個特別重要的日子。因為,它既是我的生日,又是我的重生之日。
四年前的今天,我因為長期的家庭矛盾積壓,患上了產后抑郁,在和老公大吵一架之后,選擇了自殺,所幸被大姑姐及時發(fā)現(xiàn),最終與死神擦肩而過。
今天,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又迎來了一個特別好的消息,經過三年多堅持不懈的自我療愈和藥物治療,我的抑郁癥已經基本痊愈,且各項指標都恢復正常。

此刻,老公正在廚房為我準備生日晚餐,閨蜜和大女兒也正在趕回家給我過生日的路上,小女兒也正在與我只有一墻之隔的客廳練習鋼琴,而我也按捺不住豐收的喜悅之情,在筆記本里敲下我此時此刻的內心感受。
是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人的這一生其實都是活在自己的感受中。而所謂的任性、悲傷、抑郁、NO ZUO NO DIE和苦中作樂,也只不過是感受的另一種沉淪和升華的形式罷了。
所以,我們必須要對自己的感受負責,要練就一番無論身處何種境遇,都能讓自己擁有良好感受的本領。至于,背后的真相和事實到底如何,真的沒有那么重要。
所以,在生活的魚龍混雜面前,我們并不需要孫悟空的火眼金睛,而是需要適度的阿Q精神,勸慰自己,即刻忘卻,給予自己情緒轉移和宣泄的空間,從而達成與自己,以及所有有悖于自己的人和事的和解。
換句話說,就算今天擺在我面前的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景象,我也會盡量做到在短暫的不悅之后馬上調停自己,我當然也會無可避免地反思自己的過錯,會找尋自己到底哪里做得不好,但經過這一路跋涉,我已經深深明白,那絕對不是主因。
我比誰都明白,他們對我的好與壞,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因為我的好與壞,也不是我對他們的好與壞,而是在我與他們的能量碰撞中,我到底能產生多大的能量差,能迸發(fā)出多少吸引他人,或者能被他人需要的正能量。
能決定這種能量存在和量體大小的,并不只有我的主觀和個體,還是更多的客觀和他體,而我只不過是這諸多因素的一個表現(xiàn)載體罷了。
不過,心理上的調適依然只是一方面,另一項同等重要的事情還是“執(zhí)行力”。執(zhí)行力,雖然也是來自于我們的意愿和意志力,但執(zhí)行力的具體表現(xiàn),卻也同樣是對于我們心理和意志力的最好反哺。
這就好比馬戲團里的動物,在一番良好的表現(xiàn)之后,馴養(yǎng)員會給它們投食一樣,這種投食是心理的必然需要,同時它的心理喜悅隨,也一定遠遠超過那種不需要有任何表現(xiàn)和付出就可以輕易得到的投食。
就拿我自己對執(zhí)行力的感受來說吧。曾經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都覺得那是做無用功,是對病情毫無改善的止痛藥,我會疲于應付,會自我放棄。
但在最近的一年多時間里,我對執(zhí)行力卻有了完全不同的感受。我認為,它本身就是與過去不良感受的抗爭過程,更是在不良的舊感受中通過身體和心理多方協(xié)調,重建積極良好新感受的過程。
坦言說,我現(xiàn)在是真心實意愛上了家務。與過去做家務最大不同的是,過去我是把它作為負擔,并且在潛意識里把它作為一種得到家庭、伴侶和他人認可的籌碼。但現(xiàn)在不一樣,我認為家中所有的一切都是有溫度的,都是可以與我惺惺相惜的,它們會因為我的按摩和付出,而變得更加整潔和乖巧,它們會與我有心靈上的對話。
而且特別讓人欣喜的是,每當我做家務的時候,我的手腳都會靈便起來,大腦也會與身體有互相促進的聯(lián)動,我堅信它會有大量的多巴胺分泌,更堅信我身體上的一些不知名的漏洞也會因此而被縫補起來。
而反顧我的過去,我多少還是有些懶惰,可視為行懶、心懶和思想懶三種不同程度。但它們卻一直在以各種副作用的形式挑釁著我,讓我心思混亂,不得安寧,每天都陷于身心疲憊和無邊的自我否定中,我每天都在看似已經盡力,實則敷衍塞責的應付中自我逃避,我始終都沒建立好與外部世界的溝通渠道……殊不知,懶才是萬惡之源,尤其是像我這種,假假的勤勞但卻真真的放棄的“懶”!
所以,在這個事情上,我還是很感謝蔚藍老師的,是他教給了如何更好地與自己對話,更是他讓我悟出了“家務勞動自愈療法”,它們在我身上產生的效果,已經遠遠超過我服用了三年的“蘭釋”。
于是,我想要的奇跡就這么產生了。而且,所有的好轉,也已經不只是我一個人的狀態(tài)。
首先讓我看到巨大變化的是大女兒。她開始會整理自己的房間了,出門的時候也會主動把垃圾帶下去扔。而且,她還會主動和我分享她在學校遇到的事情,開心快樂的,困惑郁悶的,她都會告訴我。
當然,最讓我感到震撼的,還是我老公。他……居然,就那么趁我不注意,神不知鬼不覺地,把煙戒掉了,而且還主動承擔起了很大一部分家務,做的菜也越來越好吃。
但誰都不敢想象,他曾經是一個骨灰級的“媽寶男”。換以前,別說讓他做家務了,就算是家里的油瓶子打翻了,他也不會扶起來。但凡我有任何事情找他幫忙,他永遠都是那句口頭禪——找我姐和我媽!
當然,也會有婆婆和大姑姐的變化。雖然我并不了解背后的實情,但我始終堅信,我老公的“脫胎換骨”一定是離不開婆婆和大姑姐的“良藥苦口”和“大義滅親”的。否則,我老公決不可能會有這么大的變化。但不管怎樣,她們終于是對我發(fā)了一次善心,放棄了對我的再生改造。
所以,總結這一路,人能改變的永遠只有自己。只有當我們自己改變了,改變了認識,改變了觀念,改變了生活方式,才能與自己和睦相處。同時,也只有我們自己與自己相處好了,我們才會積攢更多的正面力量,去對抗、影響和改變其他人。
路,便是這樣越走越寬的;人生,也是這樣漸入佳境的!善待自己,沒有任何東西值得你去虐待自己!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