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卜”
?
卜 讀音 bǔ;bo;
部首 卜(|-) 筆畫數(shù) 2 五筆 HHY
參考:蔔
卜 (bǔ-動(dòng)詞)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龜甲燒過后出現(xiàn)的裂紋形。漢字部首之一,從“卜”的字多與占卜有關(guān)。本義:占卜)⑴ 古人用火灼龜甲,根據(jù)裂紋來預(yù)測(cè)吉兇,叫卜 [divine]
問龜曰卜?!吨芏Y·大卜》龜為卜,蓍為筮?!抖Y記·曲禮》 爾卜爾筮,體無咎言?!对姟ばl(wèi)風(fēng)·氓》 初,晉獻(xiàn)公欲驪姬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蹲髠鳌べ夜哪辍?卜者知其指意?!妒酚洝り惿媸兰摇?卜一課(算一卦。課:一種占卜);卜正(掌管卜筮的官);卜人(官名?!吨芏Y》春官之屬,掌管占卜);卜師(官名?!吨芏Y》春官之屬,位次于大卜,掌占卜龜痕之事) ⑵ 選擇 [choose] 系舟蠻井路,卜宅楚村墟?!鸥Α肚镆啊凡方?占卜選定日期以行郊祭);卜居(占卜選擇居住的地方);卜老(選擇住地養(yǎng)老);卜地(選擇福地) ⑶ 賜予;給予 [bestow on;give] 卜爾百福,如幾如式?!对姟ば⊙拧こ摹?⑷ 推斷;預(yù)料 [predict] 仆自卜固無取。——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濉ち?jiǎn)⒊蹲T嗣同傳》卜度(推測(cè);臆斷);卜揆(測(cè)度謀劃)卜 (bǔ-名詞)
⑴ 卜官,卜卦之人 [diviner]
近乎卜祝之間?!抉R遷《報(bào)任安書》 ⑵ 元代戲曲中扮演老婦的角色 [old woman in opera]卜兒哭上科?!P(guān)漢卿《竇娥冤》⑶ 姓
源流一
1、出自姒姓,為上古夏禹的兒子夏啟之后,以官名為氏。據(jù)《路史》載:“夏啟有卜氏,又叔繡后有卜氏?!边@是卜氏起源最早的一支。又據(jù)《風(fēng)俗通》所載,夏時(shí)太康之弟封于莘(故城在今陜西省合陽東南),因其弟曾任占卜之官,其后以官名為姓,稱為卜氏。
源流二
2、出自姬姓,為周文王的兒子叔繡(周武王之弟)之后,以官名為氏。據(jù)《路史》所載,周文王之子滕叔繡曾任占卜之官,其后代有卜姓。古代大凡出獵、征戰(zhàn)、風(fēng)雨、年成、祭祀、婚喪、疾災(zāi)待事,都想預(yù)知吉兇,便采用卜甲和卜骨的形式來進(jìn)行占卜。卜甲多用龜?shù)母辜谆虮臣祝饭嵌嘤门?、羊、豬的肩甲骨。先把甲或骨鉆上眼,然后再用火燒,從甲或骨上裂開的紋路來看是吉或是兇。
源流三
源于匈奴族,出自南北朝時(shí)期鮮卑須卜氏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須卜氏,原為漢朝時(shí)期匈奴民族的一支,屬于南匈奴四大貴族姓氏之一,即須卜氏、呼延氏、賀蘭氏、丘林氏。東漢初期,南匈奴大多歸附漢王朝,逐漸漢化,形成漢姓(卜、呼延、蘭、喬)。五胡十六國時(shí)期,匈奴須卜氏流居于代北地區(qū),后為鮮卑拓拔部所吞并,因聯(lián)姻關(guān)系,成為鮮卑貴族部落之一。北魏王朝建立之后,在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大力推行的漢化改革過程中,須卜氏再一次漢化為單姓卜氏,此后,該支卜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四
源于春秋時(shí)期卜筮官之后,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據(jù)史籍《姓氏考略》、《通志·氏族略》等記載,春秋時(shí)期,晉國的卜偃、秦國的卜徒父、魯國的卜楚丘等,皆為卜筮官,名稱顯赫一時(shí)。其后裔族人多以先祖官稱為姓氏,皆稱為卜氏。
源流五
源于布朗族,出自明朝時(shí)期云南緬中軍民宣慰使,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明朝初期,王朝政府控制西南地區(qū),在云南邊地一帶設(shè)有六個(gè)宣慰使司,即:
①孟養(yǎng)軍民宣慰使司,其地在今緬甸八莫、開泰以北,伊洛瓦底江以西,那伽山脈以東地區(qū),治所在今緬甸孟養(yǎng);
②木邦軍民宣慰使司,其地在今緬甸撣邦東北部地區(qū),治所在今緬甸興威;
③緬甸軍民宣慰司,即阿瓦王朝(今布朗族),其地在木邦以西,孟養(yǎng)以南,今緬甸曼德勒為中心的伊洛瓦底江中游地區(qū);
④八百大甸軍民宣慰使司,其地在今緬甸撣邦東部和泰國清邁地區(qū);
⑤車?yán)镘娒裥渴顾?,其地在今云南西雙版納;
⑥老撾軍民宣慰使司,其地在今老撾境內(nèi)。當(dāng)時(shí),明政府授與當(dāng)?shù)厣蠈臃肿右孕渴沟穆氥?,這些土司則接受明王朝的封號(hào),服從云南三司即都揮司、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的統(tǒng)轄節(jié)制。
在緬甸軍民宣慰司中,宣慰使(大土司)即阿瓦王朝首領(lǐng)卜刺浪馬哈省,在滇緬麓川戰(zhàn)役中,于明英宗朱祁鎮(zhèn)正統(tǒng)十年(公元1445年)農(nóng)歷12月,將在緬甸支持下反叛明朝的原麓川宣慰司(今云南瑞麗)宣慰使思任發(fā)捕獲,交給中央王朝斬首。明英宗下旨嘉獎(jiǎng)卜刺浪馬哈省,并賜漢姓為卜氏。
此后,卜刺浪氏族皆改為漢姓卜氏,不論在今中國境內(nèi)還是在緬甸境內(nèi),多稱卜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六
出自職業(yè),上古由巫師專管占卜,他們的后代就以職業(yè)為姓,世代姓卜。巫師在上古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一般由氏族部落首領(lǐng),或者首領(lǐng)的親族,或者智者、長者擔(dān)任。
所有大事舉行前,都要預(yù)卜是否吉利,如打獵、戰(zhàn)爭(zhēng)、婚喪等等,由巫師解釋卜卦的含義,傳達(dá)上天的意志。卜者也就是巫者,是人和神的中間人,叫神人。卜卦時(shí)往往舉行歌舞儀式。
卜姓起源最早記載是說,上古夏的開國君主“啟”,手下有姓卜的巫師。啟就是大禹的兒子。
源流七
源于蒙古族,源出卿初期陳蒙古八旗博斯沁部落,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巴遜氏,亦稱把孫氏、博斯沁氏,世居克什克騰(今內(nèi)蒙古克什克騰),在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該部奉命隨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派駐遼寧丹東的鳳凰城,屯墾于璦河沿岸影壁山附近,今主要聚居于鳳城大堡蒙古族鎮(zhèn)。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asun Hala。清朝中葉以后,蒙古族、滿族巴遜氏所冠漢姓多為卜氏、戴氏等。
源流八
源于回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刈宀肥希鲎詽h化為改姓。
據(jù)文獻(xiàn)《泉州涂關(guān)外法石沿海有關(guān)中外交通史跡的調(diào)查》記載,元末明初,明太祖為懲罰蒲壽庚“導(dǎo)元傾宋之罪”,對(duì)蒲氏家族進(jìn)行了迫害,“蒲姓恐被株連,故相率改為卜氏”。另外,在文獻(xiàn)《回回歷史與伊斯蘭文化》終記載,明洪武中期,“入附回回兒只,因出使倒刺沙、撒馬兒罕(皆今烏茲別克斯坦),功官百戶,后賜占籍于嘉定,改漢姓為卜氏。其曾孫為卜相,卜相之侄卜永正,卜永正之子卜升,世代襲職,為嘉定回回世族?!?
源流九
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拜格氏,亦稱伯特氏,源出金國時(shí)期奚族后裔伯德部,以部為氏,滿語為Baige Hala,世居拜格山(今黑龍江呼瑪盤古),所冠漢姓為卜氏。
⑵.滿族博都哩氏,亦稱布利托天氏、布勒多索夫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孛木律氏族,金國時(shí)期女真“孛術(shù)魯”,以姓為氏,滿語為Boduri Hala。世居索倫(今黑龍江嫩江以西廣大地區(qū)),后有鄂溫克族引為姓氏。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卜氏、博氏、魯氏、范氏、花氏、布氏等。
⑶.滿族布尼氏,滿語為Buni Hala,世居佛訥赫村(今黑龍江寧安)、尼馬察(今黑龍江穆棱興凱湖彼岸,俄羅斯烏蘇里斯克一帶)等地。后多冠漢姓為卜氏、布氏、于氏等。
⑷.滿族布爾察氏,源出虎爾哈女真,以地為氏,滿語為Bulca Hala,漢義“規(guī)避”,世居阿里庫(今俄羅斯境內(nèi)烏蘇里江上游支流阿庫里河流域)、虎爾哈(今黑龍江黑河對(duì)岸俄羅斯地區(qū))等地,后多冠漢姓為卜氏、布氏等。
⑸.滿族布爾尼氏,滿語為Bulni Hala,世居尼馬察(今黑龍江穆棱興凱湖彼岸,俄羅斯烏蘇里斯克一帶),后多冠漢姓為卜氏、布氏。源流十源于達(dá)斡爾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據(jù)史籍《黑龍江志稿·氏族》記載:
⑴.達(dá)斡爾族伯克圖氏,亦稱卜克圖氏,世居黑龍江流域。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ektu Hala。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卜氏。
⑵.達(dá)斡爾族布庫爾氏,漢義“帽沿”,世居黑龍江流域。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ukur Hala。清朝中葉以后冠漢姓為卜氏。
源流十一
源于鄂溫克族,出自鄂溫克族布喇穆氏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據(jù)史籍《黑龍江志稿·氏族》記載:鄂溫克族布喇穆氏,亦稱博拉木氏、比渣穆氏、卜拉木氏,世居黑龍江中下游漢古河、布特哈(今黑龍江訥河)、呼倫貝爾(今內(nèi)蒙古海拉爾)等地。后有鄂倫春族、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ulamu Hala。清朝中葉以后,鄂溫克族布、鄂倫春族、滿族喇穆氏所冠漢姓多為卜氏、蔡氏等。
源流十二
源于錫伯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錫伯族卜占那氏、卜庫庫蘇里氏、卜庫索里氏等,皆源出古匈奴須卜氏部族后裔,主源一同上述“第四個(gè)淵源”,元朝以后世居沈陽地區(qū),在清朝時(shí)期被編入索倫部,大部分經(jīng)長途遷徙駐扎于新疆伊犁地區(qū),少部分留居遼東半島。清朝中葉以后多改漢姓為卜氏。
另見bo卜bǔ
⑴ 古人迷信,用火灼龜甲,以為看了那灼開的裂紋就可以推測(cè)出行事的吉兇。
⑵ 預(yù)料,估計(jì),猜測(cè):預(yù)卜。
⑶ 選擇(處所):卜宅。卜鄰。
卜 (bǔ-象聲詞)
形容連續(xù)不斷的響聲。
卜卜(啄木的聲音);卜通(象聲詞。常形容鈍響或心跳);卜楞(象聲詞。時(shí)常迭用,形容不緊不慢連續(xù)不斷的鈍響)卜蔔bo
〔蘿卜〕見“蘿”。
卜蔔bo見“蘿卜”另見bǔ
包含“卜”的詞語
◆ 卜辭 【bǔcí】
[ oracle inscription shown on tortoiseshells or animal bones of Shan Dynasty ]中國商代在甲骨上銘刻的占卜之辭。凡祭祀、征伐、田獵、出入、年成、風(fēng)雨、疾病等常用龜甲獸骨占卜吉兇,間有少數(shù)記事文字。亦稱“甲骨文”
◆ 卜骨 【bǔɡǔ】
[ animal bone used to practise divination ] 占卜用的獸骨,一般選用牛、羊、豬的肩胛骨◆ 卜卦 【bǔɡuà】
[ fortune-telling divination ] 占卜卦象以視吉兇
◆ 卜甲 【bǔjiǎ】
[ tortoise-shell used to practise divination ] 占卜用的龜甲◆ 卜居 【bǔjū】
[ choose a place for residence ] 選擇居處例: 卜居于鄉(xiāng)
包含“卜”的成語
◆ 卜夜卜晝 【bǔ yè bǔ zhòu】
釋義: 卜:占卜。形容夜以繼日地宴樂無度。
(Describe a gluttony that goes on day and night.)出處: 《左傳·莊公二十二年》:“臣卜其晝,未卜其夜,不敢?!?示例: 又冶蕩殊常,蠱惑萬狀,卜夜卜晝,靡有已時(shí)。(清·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七)
◆ 拔了蘿卜地皮寬 【bá le luó bo dì pí kuān】
釋義: 比喻為了行事方便而把礙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為了擴(kuò)展地盤而排擠別人。
(Metaphor removes the eyesore for convenience. It is also a metaphor for excluding others in order to expand their territory.)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五十一回:“拔了蘿卜地皮寬,交他去了,省得他在這里跑兔子一般?!?◆ 卜晝卜夜 【bǔ zhòu bǔ yè】
釋義: 卜:占卜。形容夜以繼日地宴樂無度。
(Describe a gluttony that goes on day and night.)出處: 《左傳·莊公二十二年》:“臣卜其晝,未卜其夜,不敢?!?示例: 把這些指揮官們,招集在這列花車?yán)?,卜晝卜夜、昏天黑地,一起比大歡喜。 【徐鑄成《何成浚與葉蓬》】
◆ 存亡未卜 【cún wáng wèi bǔ】
釋義: 卜:猜測(cè),估計(jì)?;蚴腔钪?,或是死了,不能預(yù)測(cè)。
(Either alive or dead cannot be predicted.)出處: 明·馮夢(mèng)龍《喻世明言》卷十七:“況宗族遠(yuǎn)離,夫家存亡未卜,隨緣快活,亦足了一生矣?!?◆ 吉兇未卜 【jí xiōng wèi bǔ】
釋義: 吉兇:吉利與不吉利,引申為禍福,成??;卜:占卜,引申為預(yù)測(cè)。無法預(yù)測(cè)是福是禍、是成是敗。
(There is no way to predict whether it will be a blessing or a curse, or whether it will be a success or a failure.)出處: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五十九回:“圣人命我進(jìn)京,怎敢抗旨?但奸臣在朝,此去吉兇未卜?!?/p>
?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jī)訪問。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財(cái)神資訊-領(lǐng)先的體育資訊互動(dòng)媒體轉(zhuǎn)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qǐng)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