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一首奇詩,每句詩字數(shù)都不一樣,讀完才明白他在用詩畫畫
喜歡歷史的朋友普遍都有盛唐情節(jié),遙想開元盛世,動輒夢回大唐,而且是百夢不厭。這不僅與唐朝富強的國力有關(guān),其實文藝青年更在乎的是唐朝那快要溢流而出的文藝范兒?!疤圃娝卧~”這四個字,說出來就是滿滿的畫面感:在長安城下吟風弄月的群體醉吟者,用墨色勾勒出滿紙煙霞,然后一行行美麗的詩句就形成了,厚重的壓在了歷史身上。唐詩的領(lǐng)導者首推李杜,如果再往下推舉一人,那必定是“詩王”白居易。白居易作為唐朝史上三大詩人之一,留存下了大量優(yōu)秀的作品,通俗易懂,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大家最熟悉的《長恨歌》、《琵琶行》等名篇小解就不贅述了,今天小解為大家?guī)硪皇装拙右缀苌偕娅C的類型,一首奇奇怪怪的詩。
白居易是一位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寫手,作品力求真實、接地氣,據(jù)說他曾經(jīng)拿剛剛寫成的詩給老太太看,如果老太太不懂,那就重新構(gòu)思更加通俗的句子。如此看來,白居易是個實誠的小伙子。不過有時候他也會偶爾那么高調(diào)一下,寫點花里胡哨的東西,比如這首奇詩就是如此。《詩》詩。綺美,瑰奇。明月夜,落花時。能助歡笑,亦傷別離。調(diào)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天下只應我愛,世間唯有君知。自從都尉別蘇句,便到司空送白辭。
首先最吸引讀者的應該是詩題,果然是通俗易懂,一點都不掩飾,這的確是一首《詩》,別名《一七令》。然后接下來惹人眼球的就是該詩奇特的句式構(gòu)造了。除了第一行是一個字之外,從第二行到第七行每一句詩的字數(shù)都比前一句多兩個字,呈現(xiàn)出等差數(shù)列的特征,這在平常見到的普通詩作中十分罕見。但是不要只關(guān)注到詩的外觀,也不能忽略了它優(yōu)秀的內(nèi)在。這首詩以詩本身為題,本來就是不太容易下筆的,但白居易卻從自身經(jīng)驗出發(fā)輕松寫就,既有如白文的大實話,也有高超的隱喻手法,而且詩韻嚴格按照了平仄格式,足見其文采。
詩歌大意是說:詩,既唯美又瑰奇,在明月的夜晚寫,在落花的時節(jié)寫,能使人高興,也可以讓人傷懷。曲調(diào)的凄清能夠讓金石動搖而心生埋怨,吟詩的苦情也能令鬼神悲嘆!天底下唯有我與君清楚這種感受。這世上除了李陵送別蘇武的送別詩,就屬閣下送我的了。這首詩是白居易的宴會即興之作,時間是唐大和三年,位置在長安興化池亭,當時在場的還有李紳、元稹、張籍等多位詩人,宴會的目的是為分司東都餞行。一般送別詩都顯得比較傷感,但白居易選用的這種體裁在傷感之余,卻多了一絲俏皮。
其實這種類型的詩有個專業(yè)術(shù)語,叫做“寶塔詩”,即寫成的詩句整體來看形狀如寶塔一般,塔尖至塔底的詩句字數(shù)逐句增多,而且必須是遞增相同的字數(shù)才能使寶塔成型。塔尖的字既是詩題,又是詩韻。所以說白居易這首詩實際上是在用詩句作畫!由于白居易別出心裁地寫了一首寶塔詩,同座的元稹不甘其后,也寫下了一首寶塔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恫琛凡琛O闳~,嫩芽。慕詩客,愛僧家。碾雕白玉,羅織紅紗。銚煎黃蕊色,碗轉(zhuǎn)曲塵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后豈堪夸。不得不說,元稹此作也是不可多得的寶塔精品,心思細膩,文采斐然,讀起來很有味道。不過就是不知道這一對好兄弟用詩畫的畫,哪一幅更絕妙,該如何一較高下???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lǐng)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zhuǎn)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