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老師再換10個也不用擔心孩子的英語學習方法大全
閨蜜不止一次和我抱怨說孩子的英語老師又換人了,一年換了4個了。這英語學得真鬧心。在家自己不敢教孩子,說怕自己的發(fā)音不標準,語法也不好,費了半天勁,給孩子教的是中式英語,到時候害了孩子…我的閨蜜只是千萬家長中的一員,在孩子學英語的事情上,90%的中國家長都會選擇專業(yè)的英語老師去代勞。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找專業(yè)老師教孩子英語這個方法早在90年代就開始普遍應用了,學校里英語也是每天的必須課,每周孩子還會去培訓機構學英語。但是已經了2020年了,小到咿呀學語的孩子,大到大學畢業(yè)生,我們的英語水平好像并沒有提高多少。更奇怪的現象是,在培訓成果不明顯的情況下,英語培訓機構卻越開越多?試問專業(yè)的英語老師真的是必須的嗎?難道英語真的這么難,找老師去教都教不好,還是找老師代勞這個方法本身就是錯的?
在英語聽說的學習領域,孩子是天生的語言學家。美國當代最杰出的語言學家史蒂芬平克在“語言本能”一書中詳細闡述了語言本能說。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種文明下,兒童都可以掌握語言的聽與說的交流能力。他強調,人類的語言聽說能力是一種本能,就像鳥類天生會筑巢,海龜會自己朝海的方向前進,蜘蛛不用教就會織網。并非本能就是低級的。所有生物本能都散發(fā)著智慧的光芒。
如果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學會說話,但為什么狼孩不會說話呢?這就和語言的學習除了人類生理因素外,還依賴于語言支持系統(tǒng)。也就是父母給孩子營造的語言環(huán)境。那么什么樣的語言環(huán)境有利于孩子學英語呢,在了解這個問題前,我們有必要一起看看孩子是如何學習英語的?英語的學習是自下而上的。語音,音節(jié),詞匯,句子與故事。

嬰兒將生活中大量嘈雜的聲音中辨識語音,識別語言。先自下掌握語音:例如a, b 的發(fā)音。然后將語音結合成音節(jié)ba,da。在通過組合音節(jié)成詞匯dad,mom。 詞匯在一定的語言規(guī)則的下組成句子I love you。通過多個句子講述故事。語音,音節(jié),詞匯句子的學習各有特點。
語音的學習要在1歲之前。研究表明所有嬰兒在6個月前可以通過學習掌握世界上任何一門語言,但從6個月開始,她的不同語音的識別能力將慢慢退化。12個月前的嬰兒我們稱為世界公民。到了12個月左右,嬰兒只能分辨出自己環(huán)境中的語音。這一點也發(fā)生在我們學習英語中TH的發(fā)音。我們學習英語N多年,但是我們仍然會忽略TH的發(fā)音。我們更習慣于把th發(fā)成s或者l的音。例如我們將“thank you”總是說成“sank you”;把they 說成lay;說的時候我們自己絲毫沒有覺察到這些發(fā)音錯誤。但是任何一個3歲的外國孩子就會馬上指出其中的區(qū)別。這不是因為我們學習英語的時候不努力,而是對TH發(fā)音的辨識能力早在我們一歲的時候因為缺少相應的刺激而退化了。
每一個英語單詞都有不同的學習門檻。這個門檻就是掌握這個單詞需要的接觸量。有些單詞如Apple ,ball,yellow這類單詞,家長講5-10遍孩子就可以掌握。而power,nice,brave等詞匯需要10-30詞的接觸。詞匯的難易程度不是按照音節(jié)的多少而定的。例如football雖然音節(jié)多,但它屬于簡單詞,孩子一旦掌握就不會用錯。但是像to,of 這類虛詞,雖然只有一個音節(jié)但很難掌握其用法。一般來講復雜詞要比簡單詞的門檻高。對簡單詞匯,家長口語通過實物或者圖片等素材加上一定的重復量孩子就可以掌握。但像of ,for ,to 這類虛詞,還有power ,brove等詞確是需要孩子在不同的句子中學會如何使用的。
最好的學習句子的工具是LAD。語言習得機制”LAD假說是心靈主義(內在主義)關于兒童習得第一語言的理論。代表人物是喬姆斯基,他認為人類具有一種先天的、與生俱來的習得語言的能力,這種能力就是由遺傳因素所決定的“語言習得機制”(LAD)。
非母語語音的辨識能力在嬰兒12月的時候就會喪失,LAD語言習得機制在12歲后也會消失(也有研究說是7歲)。語音及語法的學習都依賴孩子學習英語的開始時間。我們就叫它為語言學習關鍵期:關鍵期,就是語言學習的窗口期,而抓住關鍵還要提供足夠的接觸量。
在這里回答文章開頭的問題,孩子的英語交由英語專業(yè)人士教未必有好的效果。這其中的原因,更可能的是他們在提供給孩子足夠的學習接觸量上無法達標。
孩子的英語學習50%是由孩子自身的生理決定,50%來源于語言支持系統(tǒng),也就是父母給孩子提供的語言環(huán)境。一般來講,家長可以充分利用的資源主要有:書籍,游戲,電影等等,我根據我的經驗給大家分享些:
一 歌曲視頻:B站
這個站長上傳了2個多小時 100多首兒歌,這些歌曲是我正式啟蒙以來用的最頻繁的,音頻視頻都有用過,后來都是聽音頻做一些互動,然后生活中運用一些,幾乎每天生活中都有這些兒歌里面的互動。
我這個是從super simple song的官網(https://supersimple.com/super-simple-songs/)下載的歌詞。如果你覺得難度不適合,你可以去官網查找
This is my happy song.
I like to sing it all day long.
I’ll teach you the words.
Then you can sing along.Happy, happy, happy.
Happy, happy, happy, happy, happy.
Happy, happy, happy, happy, happy, happy, happy, happy.
Happy, happy, happy, happy, happy.Great! Let’s try it again!
This is my happy song.
I like to sing it all day long.
I’ll teach you the words.
Then you can sing along.二 親子日??谡Z書籍。

如果你覺得你的英語口語詞匯量不多,經常不知道和孩子說什么好,推薦“萬用家庭親子英語”。書中含有大量的生活用語,只要你提前學習,然后在和孩子的互動中使用出來。使用這本書,我的經驗是先確定幾個場景反復互動。比如我每天早上起來,和晚上睡覺前這倆個時間段和孩子的互動基本都是反復出現的表達。
三 互動主題游戲。再推薦些固定主題的小游戲,可以在出去玩的時候在車上和小孩子互動。上圖





如果想要更多的親子口語互動游戲的卡片,可以評論區(qū)留言,我會回復下載方式的。我這里有100張左右。
四 視頻學習(給父母看的)我上面的萬用素材書的時候遇到的問題。書需要我們遇到書比較適合有較大塊的時間,專門去背誦 再和孩子說。對文字不太感冒的朋友我推薦個外教。他在B站上傳了很多他和孩子的日常生活,全英互動,每次就2-5分鐘,也比較有畫面感容易記得。
對語言學習及二語習得感興趣的朋友我推薦延伸閱讀:第一本書:美國的Pearson, B.Z.博士的 《培養(yǎng)雙語兒童》。這本書實用性很強,我用一周左右每次上班做地鐵的時間看完的。比較好理解。里面有關雙語兒童的實驗分享比較詳細,對這部分比較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買來看看。

第二本書:史蒂芬平克的《語言本能》這本書精彩絕倫信息量非常大了,語言非常漂亮了。但是我用一個星期做地鐵的時間 連引言都沒看完。這里附一個作者的TED演講的視頻。如果喜歡他的風格再買他的書看。

希望分享對大家有用,如果你覺得受到了點啟發(fā),點個贊吧!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