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越南廢除了使用1800年的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如今什么后果?
原標題:越南廢除了使用1800年的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如今什么后果?
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漢字恰恰成為了發(fā)揚和傳承最好的媒介。
表面上看起來只是文字衍生進程,實則承載著整個民族的榮辱存亡,這種潛行入根的文化渲染,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替代的,日本、韓國、越南等均是其中之一。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這是什么概念,諸位不妨做這樣的思考。
中華民族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中途曾遭到過無數(shù)次外族入侵,為什么還能持續(xù)到今天?為什么成為了全世界唯一存在且延續(xù)的文明古國?
在源遠流長、一以貫之且充滿生機、擺脫困境方面,漢字絕對是功居至首。
它的比劃不會隨著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它的比劃不會隨著外界聲音的變化而變化,特定時代的社會情況和文化思潮,均通過這些文字而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這是滲在華夏兒女骨子里的東西,這是融于華夏兒女血液里的東西,再多的外界理由想要將其改變,幾乎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神州大地恰恰遵循著這一真理,延續(xù)至今的盛世文明就是最好的證明。
有些國家偏偏要充當另類者,比如曾經(jīng)的藩屬國越南,廢除了使用1800年的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如今是什么后果?
廢除漢字
事出必有因,越南決定廢除使用1800年的漢字,很大程度上是歸于西方科技的發(fā)展。
在此之前越南長期依附于神州大地,軍事文化上均以此為依賴,西方列強為了打開市場,用炮火轟開了國門,越南在列強的統(tǒng)治下,不得不做出這樣的決定。
后來的初衷很簡單,同化當?shù)匕傩談?chuàng)造民族文化,殊不知這一舉動為越南帶來了諸多困難。
這種滲入到骨子里的東西,根本沒有辦法去改變,老一輩的越南人直到現(xiàn)在都仍然在使用漢字說漢語,但這些列強選擇從教育入手,推行全民學習羅馬拼音。
列強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更好地向拉丁文轉變,殊不知伴隨的是文化斷層。
年輕人想要學習曾經(jīng)的歷史,避免不了的是翻閱曾經(jīng)的史書,可根本無法識別的漢文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阻礙,唯一的選擇便是學習新一門語言。
這無形中也抬升了漢語的重要性,難怪漢語仍然是越南的第二大語言。
表面上看起來并無太大影響,但這是基于和平的時代下,誰能保證沒有意外事件發(fā)生?
一個連歷史文明追溯起來都如此困難的國度,你指望他們能有什么造化?稍微遭遇點局部戰(zhàn)爭,就有可能分崩離析,因為他們沒有歷史文明,沒有文化認同。
對于當?shù)氐陌傩斩?,他們沒有根基上的東西,有些東西沒了就沒了,大不了自己再換個國家生活,只因燦爛千年的文化財富被拱手相讓。
對于歷史文明優(yōu)秀的國家來講,每個人的骨子里都有著認同感。
你敢欺負我的同胞,我就要和你拼命到底,再先進的槍炮又能奈我何?血肉筑成的堡壘才是最讓人害怕的東西。
無可取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神州大地同樣遇到過類似的事情,但我們選擇了堅持。
俄國十月革命爆發(fā)后,文字性變革一度被提上日程,這里同樣有“文字拉丁化”。
當時國內(nèi)許多知識分子在俄國學習,收到相應文化感召回國便發(fā)出倡議,文學大師魯迅更是特意撰文進行了聲援,只因曾經(jīng)接受過西方文學教育的熏陶。
關于“廢除漢字”的浪潮熱起,后期更是到了必須進行的地步,但一位名叫趙元任的大師站了出來,他堅持反對“廢除漢字”的提議。
好在趙元任擁有大量的知識儲備,最終算是叫停了這場風波。
在他看來,文字變革要遵循時代發(fā)展進程,絕非三分鐘熱度想一套是一套,將文化根基等東西取締,很容易出現(xiàn)文化斷層,最終結果可想而知;
與此同時,趙元任一針見血點名主義,拉丁化想要被推崇,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教育普及的基礎上,如果教育被普及,又何來“拉丁化”的提議?只不過是某些有心人的鬧劇罷了。
專人專評太多,根本沒有人去顧及。
趙元任為了搶奪目光,專門寫了兩篇文章,即《施氏食獅史》和《季姬擊雞記》,兩篇文章都只是一個讀音,深刻彰顯了漢字潛在的魅力。
文化是一點一滴堆積而成,絕非討心歡喜而逞一時之快,歸根結底不過是在制造阻礙罷了,誰愿意讓自己國家出現(xiàn)文明斷層?
越南此舉看似是獨立的象征,殊不知再次被貼上了西方殖民的標簽,這又是何苦?
笑侃人世間
文字雖是傳遞信息的媒介,本質上卻意味著民族根基,它的傳承不容有任何猶豫。
越南表面只是廢除了漢字,實則廢除了本國的歷史,時隔多年想要再次回頭看的時候,出現(xiàn)最多的標簽就是“局外人”,沒有歷史沒有底蘊沒有情懷,最終的結局自然是無需人們多言。
文章結尾之時,送給諸位一句話:泱泱中華禮儀之邦,神州浩土鐘靈毓秀。
歷史是一個永不枯竭的物質和精神載體,放在任何時代都不例外,銘記過去、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增強民族認同感,提高國家軟實力,才是新時代之下每個公民最應該做的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