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不同的職業(yè)網球選手之間差距到底在哪里?
對桑普拉斯、阿加西以前的時代一竅不通,所以僅淺談00年以后的球員。
Top4:大滿貫一般會排在前四號種子,半決賽以前可以避開Top4里的其他球員。論天賦和技術都能拿大滿貫。技術上都很全面,每一項都是90分以上,而且有看家的絕活,當世無雙(費德勒和納達爾的正手、德約的接發(fā)和反手、穆雷的戰(zhàn)術頭腦、莎拉波娃和小威的發(fā)球)。沒有明顯的短板,當然不排除有瑕疵被某些特定球員利用(如費德勒的單反之于納達爾的上旋、莎拉波娃的跑動受到身高影響相對較慢),心理上有被更高排位球員壓著的壓力(早年長時間3、4的德約和穆雷),經驗不足或體力不足以致于到了關鍵時刻會有些掉鏈子(早年大滿貫決賽一盤未贏的穆雷、近年來的丟點王費德勒)。Top4由于比賽多,對出勤率要求極高,所以像納達爾、小威這樣靠變態(tài)身體素質吃飯的球員,一旦受傷超過一個月,排名就會很快下滑。在比賽中能夠及時調整戰(zhàn)術和心理,打出有針對性的球,在落后的情況下有極強的抗壓力。你往往能看到每盤盤末比分膠著甚至搶七的狀態(tài)下,他們就好像重新上緊發(fā)條一樣,突然可以將自己的狀態(tài)提高一個檔次。
Top5-Top8:技術當然要出眾且全面。同樣具備拿大滿貫的能力,但是會有明顯的短板。我能想到的幾個典型例子:費雷爾、達維登科(技術真的很全面,但沒有拔尖的科目,心理上也欠缺);特松加、薩芬(狀態(tài)起伏不定,打情緒球);伯蒂奇、德爾波特羅、(受制于身高,移動偏慢)。在Big4壟斷男子網壇的時期,5-8名的通病是對Big4的心理上的恐懼,所以會出現某些球員對費德勒十幾場連敗的情況。這些球員在面對前四球員的時候,往往在三盤兩勝制比賽中能趁對手狀態(tài)、體力不佳贏得勝利,所以在ATP1000、ATP500比賽的決賽舞臺上經常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但到了大滿貫就另說了。
Top8-Top16這一段排名區(qū)間被公認是頂尖選手向優(yōu)秀選手的過渡區(qū)間。一屆大滿貫后,你可以看到這一段的排名經常會發(fā)生重大變化。一般來說,這一段排名的選手實力和5-8名選手的實力相差不多,但因傷病、賽程、狀態(tài)等綜合因素,排名會較為靠后。一般一位網壇新星排名上漲至前16之內,就會引起媒體和業(yè)界的廣泛關注。同時,一些曾經輝煌的老將,狀態(tài)的下滑也會使排名跌入這一區(qū)間,但再要跌下去一般很難,畢竟實力和經驗還在,如果再跌下去,估計不久就會退役。大威、海寧、未來可以預見的費德勒,都屬于這一范疇。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