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慘烈的NBA斗毆現(xiàn)場!這部紀錄片,揭開奧本山宮殿沖突之謎
2004年11月19日,NBA常規(guī)賽剛剛開賽半個月,底特律活塞隊坐鎮(zhèn)主場“奧本山宮殿球館”迎戰(zhàn)印第安納步行者隊。
雙方曾在2003-2004賽季的東區(qū)決賽中相遇,當(dāng)時活塞隊取得了最終的勝利,雙方也就此結(jié)下梁子,因此這場比賽被看作2004-2005賽季季后賽的預(yù)演。

然而這場“火星撞地球”的巔峰對決,到最后卻演變成了NBA歷史上最臭名昭著、最慘烈的群毆事件,令全世界球迷為之震動。
茄哥當(dāng)年還是青澀少年,亦曾經(jīng)親眼見證這場球員與球迷的大混戰(zhàn),其激烈程度至今仍歷歷在目。

但因為當(dāng)時直播畫面被迫中斷,而后續(xù)對于事件的調(diào)查以及對當(dāng)事人球員和觀眾的處罰也存在諸多爭議,其中涉及到的很多疑點并沒有公布出來,這在茄哥心中也留下了很多的疑問。

直到最近,Netflix于8月10日推出了紀錄片《體壇秘史:奧本山宮殿斗毆》,才詳細的為我們解開圍繞著17年前那次斗毆事件的謎團。
片方采訪了當(dāng)年事件的當(dāng)事人,以及現(xiàn)場的警察和保安人員,最大程度地揭示出這起惡劣事件的真相。
一、
印第安納步行者隊成立于1967年,原屬ABA(美國籃球協(xié)會),曾在1970年、1972年和1973年三次奪得ABA總冠軍。
但自從1976年ABA與NBA(美國男籃職業(yè)聯(lián)賽)合并之后,步行者隊在整個70年代都從未進入NBA季后賽,這一狀況直到80年代才有了改變。

1987年NBA選秀,步行者隊在第11順位選中了雷吉·米勒,這位傳奇球星的到來即刻扭轉(zhuǎn)了步行者隊在NBA東部聯(lián)盟中部賽區(qū)的排位。
雷吉·米勒又被稱為“關(guān)鍵先生”,擁有職業(yè)殺手一般的冷靜,他往往能夠在三分線外給予對手致命的打擊。

在雷吉·米勒的帶領(lǐng)之下,步行者隊從1989-1990賽季開始,每一年都是總冠軍的有力爭奪者。奈何米勒也趕上了喬丹時代,即使能夠在1998年東部決賽與喬丹率領(lǐng)的芝加哥公牛隊大戰(zhàn)7場,步行者隊也未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喬丹退役之后,步行者隊曾在2000年打進NBA總決賽,卻最終輸給了擁有OK組合(奧尼爾、科比)的洛杉磯湖人隊,這讓球隊管理層意識到球隊需要注入更年輕的血液。
于是,在2000年6月,球隊通過交易得到了來自波特蘭開拓者隊中年僅22歲的新星杰梅因·奧尼爾(人稱“小奧尼爾”)。

緊接著,在2002年2月20日,球隊又通過與公牛隊的7人交易,得到了有“野獸”之稱的小前鋒羅恩·阿泰斯特,這令步行者隊重燃爭冠的希望。
2004年,步行者隊再次殺入東區(qū)決賽,卻遇到了擁有“底特律五虎”的底特律活塞隊。

底特律活塞隊成立于1941年,于1948年加入NBA,曾在1989年和1990年連續(xù)奪得2個總冠軍。而在2004年,球隊由傳奇主帥拉里·布朗執(zhí)教,且擁有昌西·比盧普斯、理查德·漢密爾頓、拉希德·華萊士、本·華萊士和泰肖恩·普林斯的五虎陣容。

在東區(qū)決賽中,步行者隊與底特律活塞隊鏖戰(zhàn)6場,最終以總比分2比4被淘汰。
在比賽過程中“底特律五虎”的粗暴和米勒的狡猾使兩支球隊結(jié)下恩怨,而活塞隊在殺入總決賽后擊敗擁有“F4”組合(科比,奧尼爾,馬龍,佩頓)的洛杉磯湖人隊最終奪冠,更令步行者隊火冒三丈,從此將其視為宿敵。

時間緊接著來到2004年夏天,步行者隊為了總冠軍繼續(xù)補強,他們從亞特蘭大老鷹隊交易得到了司職得分后衛(wèi)、小前鋒的斯蒂芬·杰克遜,完成了總冠軍陣容的最后一場拼圖。
而這一次,球隊新領(lǐng)袖小奧尼爾和隊魂米勒似乎都看到了取得最終勝利的希望。

二、
2004-2005賽季開賽后,步行者隊一路勢如破竹,在前9場比賽取得了7勝2負的戰(zhàn)績。
而在2004年11月19日晚上,他們將作客奧本山宮殿球館,對戰(zhàn)“宿敵”活塞隊,這場大戰(zhàn)被影迷們視為5個月前那場東區(qū)決賽的延續(xù),也是新賽季季后賽的預(yù)演。

米勒因為左手手指骨折而缺席,只穿著西服坐在場邊觀戰(zhàn),杰克遜接替米勒被調(diào)到首發(fā)得分后衛(wèi)的位置。
即使米勒缺席,步行者隊仍然占據(jù)主動,小奧尼爾和阿泰斯特兩人聯(lián)手接管了比賽。在第4節(jié)只剩下45.9秒時,球隊仍然領(lǐng)先活塞隊15分之多,比賽已經(jīng)沒有懸念。

此時輪到活塞隊進攻,在本·華萊士上籃時,阿泰斯特粗暴地用大手將他整個頭硬生生拍下。

此舉瞬間激怒了素來脾氣暴躁的本·華萊士,他當(dāng)即回身照著阿泰斯特的下巴重重地推了一下,使阿泰斯特的身體失去平衡,踉踉蹌蹌倒退了好幾步。

本·華萊士仍然不解氣,又一步步逼近阿泰斯特,而此時雙方球員和場上裁判都一擁而上,擋在了兩個人的身前。
雙方場上球員為此起了爭執(zhí),圍在一起爭得面紅耳赤,比賽也被迫中止。

這種場面本來在NBA比賽中司空見慣,雖然兩支隊伍的球員們情緒激動,但他們早就習(xí)慣了“君子動口不動手”。
作為當(dāng)事人的阿泰斯特更是鎮(zhèn)定自若,他樂于見到比賽陷入混亂,還索性躺倒在場邊記分臺的桌子上,此舉引起了活塞隊主場球迷的不滿。

在這里有必要說說阿泰斯特這個人物——在球隊中,他就是一把“雙刃劍”。
他雖然擁有聯(lián)盟頂級的防守能力和優(yōu)秀的得分能力,卻長期受到焦慮癥和憂郁癥的困擾,在比賽中很容易情緒失控,而天生孤傲的性格又使得隊友們和他很難溝通,米勒和小奧尼爾都拿他沒辦法。

就在場上雙方的怒火被壓下來時,本·華萊士取下自己頭上的發(fā)帶朝空中扔了出去,這給了場邊觀眾一個錯誤的示范。

當(dāng)即就有觀眾做出回應(yīng),一名叫約翰·格林的球迷將手中的一杯啤酒扔到躺著的阿泰斯特的身上,將他的球衣淋濕,這令阿泰斯特突然暴怒。

阿泰斯特一個閃身沖到觀眾席上,揮拳朝著一名球迷打去,但他當(dāng)時認錯人了,站在一邊的約翰·格林逃過一劫。而球隊中一向講義氣的杰克遜也加入戰(zhàn)團,原本屬于兩支球隊的小沖突也在此時演變成了步行者隊球員和活塞隊主場球員的大混戰(zhàn)。

在混亂中,小奧尼爾為求自衛(wèi)打了一名叫查理·哈達德的球迷一拳。
在警察趕到后,阿泰斯特、米勒、杰克遜、小奧尼爾和其他步行者隊球員先后被警察們護送著離開奧本山宮殿球館。

三、
當(dāng)晚,全美媒體都報道了這一暴力事件,將其形容為美國體育史上最丑陋的純暴力行為。
而在警察仍然沒有查清事件經(jīng)過的情況下,媒體就將矛頭指向“拿了天價酬勞卻不遵守規(guī)矩”的步行者隊球員,認為阿泰斯特、杰克遜和小奧尼爾三人都是無禮的暴徒。

在輿論的壓力下,斗毆事件發(fā)生48小時后,時任NBA主席大衛(wèi)·斯特恩單方面做出裁決:
步行者隊的阿泰斯特被禁止參加2004-2005賽季剩余的所有比賽,并停發(fā)近500萬美金的工資,杰克遜被禁賽30場,小奧尼爾被禁賽25場,約翰遜禁賽5場,米勒禁賽1場;活塞隊的本·華萊士也被禁賽6場,比盧普斯禁賽1場,科爾曼禁賽1場,坎貝爾禁賽1場。
總共9名球員被禁賽了140多場比賽,累計損失薪金約1000萬美金。

雖然后來底特律警方通過反復(fù)觀看監(jiān)控錄像查明了真相,抓到了扔出啤酒杯的約翰·格林,小奧尼爾的禁賽場次也被減少至15場。
但大衛(wèi)·斯特恩的決定沒有經(jīng)過第三方仲裁,顯然并不是合法的,步行者隊球員至今仍然耿耿于懷。

此事件對步行者隊的影響是巨大的,阿泰斯特的缺席令球隊失去了爭冠的潛力。
在元氣大傷之下,年近40歲的米勒仍然頑強地扛起整支球隊,他們最終以44勝38負的成績名列東部第6,在東部半決賽中又以2:4被活塞隊淘汰出局。

“當(dāng)我看到球員們沖上替補席,跟球迷們打在一起時,我感覺現(xiàn)在的年輕人對比賽已經(jīng)失去尊重了。而就在那一瞬間,我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不想再打了……”
這是米勒在奧本山宮殿斗毆事件之后所說的話,而那個賽季也成為了他職業(yè)生涯最后一個賽季。

不過,最終再次殺入總決賽的活塞隊也沒能笑到最后,他們遇到了擁有GDP組合(吉諾比利、鄧肯、帕克)的馬刺隊。
經(jīng)過一輪漫長的七場防守大戰(zhàn),活塞隊最終在客場敗于馬刺隊當(dāng)家鄧肯之手,沒能衛(wèi)冕,這是2004-2005賽季的最終結(jié)局。
四、
2005-06賽季的步行者隊命運多舛,阿泰斯特回歸后自覺沒臉留在球隊,在出戰(zhàn)了16場之后就去了國王隊;小奧尼爾則因傷缺席了31場比賽。
步行者隊雖仍然殺入季后賽,卻止步于首輪,而隨著杰克遜、小奧尼爾等人的相繼離隊,這支步行者隊也分崩離析了。

阿泰斯特在2009-2010賽季被交易到了湖人隊,為了時刻提醒自己控制情緒,他把名字改為“慈善·世界·和平”(國人稱其為“慈世平”)。
在科比的帶領(lǐng)下,慈世平最終隨隊拿到了NBA總冠軍,他一直到2017年才宣布退役。

杰克遜在離開步行者隊后又輾轉(zhuǎn)去了勇士隊、山貓隊、老東家馬刺隊和快船隊,他最終在2015年宣布退役。

小奧尼爾在職業(yè)生涯后期都受到傷病的困擾,他后來又去了猛龍隊、熱火隊、凱爾特人隊、太陽隊和勇士隊,最后帶著未能得到總冠軍戒指的遺憾于2017年退役。

雷吉·米勒作為喬丹時期的傳奇巨星,他為步行者隊效力了18個賽季,成為印第安納波利斯的城市英雄。
雖然在2012年4月3日入選奈·史密斯籃球名人紀念堂,但他沒能帶著總冠軍戒指離開,這是他個人的遺憾,也是全世界球迷的一大遺憾。

在奧本山宮殿斗毆事件過去17年之后,Netflix以紀錄片的形式揭開了那些塵封多年的往事,這支“悲劇球隊”的遭遇終于大白于天下。
茄哥在看完影片后,回憶起當(dāng)年觀看比賽直播時的場景,內(nèi)心也是感慨萬千,因此執(zhí)筆寫下了上面的文字,同時也是對自己逝去青春的一份懷念。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熱血丹心)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lǐng)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zhuǎn)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