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科普一下天辰娛樂黑(2023已更新(今日/知乎)
原標題:享年和終年有什么區(qū)別?享年和終年的區(qū)別
華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以禮樂為制度,易經(jīng)八卦、丹書朱文、上古漢語為源泉。文字是華夏文明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伴隨人類走過了漫漫長路,見證了決泱大國,禮儀之邦的誕生。從最開始的結(jié)繩記事,陶文,刻符,甲骨文,鐘鼎文,發(fā)展到后期的小篆,隸書,行書,楷書,草書,文字經(jīng)歷了從圖畫到符號化的轉(zhuǎn)變歷程,甚至形成了獨特的書法藝術(shù),直到我們?nèi)缃袷炀毷褂玫暮嗴w字。隨著文字的成熟,人類的思想智慧有了傳播的載體,文明趨于多樣化,逐漸形成了豐富多彩的人類社會。
讀書的時候,經(jīng)常在人物生平里看到:某某,生于某年某月,卒于某年某月,享年多少歲;有時候新聞報道中也會出現(xiàn):某某,因何去世于某地,終年多少歲。都是形容去世,為什么會有享年和終年不同的說法,這兩者有什么區(qū)別?又涉及到什么樣的文明禮儀呢?
其實,人去世時關(guān)于年紀的說法并不止這兩種,大概有以下這些:二十至二十九歲為存年;三十至三十九歲為得年;四十至四十九歲為酉年;五十至五十九歲為終年;六十至六十九歲為享年;七十至七十九歲為壽年;八十至九十九歲為高年; 一百歲是高年期頤; 死于非命(非正常年紀死亡)為歿年;年紀很小則稱早殤或早夭。
首先來說說終年,這是一個多義詞,不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含義。一般指全年,一年到頭,比如:終日一蔬食,終年一布裘。---白居易《適.意二首》意思是:全天都是一種食物,全年都是一件衣服。不難看出,這里的終日和終年都用來形容時間,譯為一整日和一整年。此外,終年還可以指人去世時的年紀,比如終年五十五歲??陀^陳述人活到五十五歲去世的事實,不帶什么感情色彩,不褒不貶,是中性詞。
古時候多用于五十至五十九歲的逝者,現(xiàn)在無年限之說,對使用對象也沒有身份地位的限制。其次,我們再來說說享年,該詞在情感色彩上為褒義,作為敬辭使用,表示逝者享受過的年歲,古時候多指六十歲以上有德行的或身份崇高的老人。
比如《紅樓夢》中賈母去世時,也有寫:王夫人寶釵上去輕輕扶著,邢夫人、鳳姐等便忙穿衣,地下婆子們已將床安設(shè)停當(dāng),鋪了被褥,聽見賈母喉間略一響動,臉變笑容,竟是去了,享年八十三歲。另,古代人若有地位,也會弱化年紀限制,不滿五十也可以用享年二字,例如,湯之旭《皇清太學(xué)生武修袁公(袁可立曾孫)墓志銘》:而享年不滿半百(46歲) ,是可哀也。
現(xiàn)在,隨著思想的開放,享年,終年二詞已經(jīng)逐漸通用,根據(jù)喪儀舉辦者與逝者的感情色彩進行選用。當(dāng)知名的科學(xué)家,文學(xué)家或?qū)θ祟惏l(fā)展有突出貢獻者逝去時,依舊用享年二字以示敬意,但享年二字也不再是年長者、有名望地位者的專用,普通人、年輕人逝去也可以使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zé)任編輯: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lǐng)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zhuǎn)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