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科普一下可以買足球的平臺(2022已更新(今日/知乎)
在中國,永遠不要說自己打乒乓球有多厲害。但想說說自己的乒乓球回憶。
說到乒乓球最大的魅力,個人覺得應該是旋轉的把握吧。
小學時候,遇到了三位年長的老者,從此開啟自己乒乓球之路,三兄弟熱愛乒乓球,尤其老大,老二。后來我們小伙伴都尊稱他們大教練,二教練。
在一個小縣城,90年代,學習體育愛好并未普及,當聽說有人愿意長期免費教打乒乓球的時候,我和同學一起去了縣城高中,第一天,上百人聚集大禮堂,教練卻沒讓一個人打上球,第二天人少了大半,在不停地揮拍訓練下,不幾天只剩下了六個人還在那里揮拍,那個時候不知道是自己笨,還是喜歡乒乓球,也許只是不想回家無聊寫作業(yè),我有幸成為了其中之一。
就這樣,每天放學,沖到高中禮堂,當時的禮堂很大,堆放很多雜物,亂,燈光昏暗,乒乓球桌是比較薄的木球桌,球在上面的彈性并不太好,但是比起只打過水泥球桌的我,足已欣喜若狂。在那同時,也顛覆了我對乒乓球的認知。因為我知道了以前用的五角錢一顆的紅雙喜乒乓球都是假的,15.5元一副的紅雙喜乒乓球拍,雖然標了三顆心,依然不能用于訓練,不過還是用來練習了一個月的揮拍,隨后教練去成都打比賽(二教練打了老年組全省第二名),幫我和另外一個小伙伴帶了一副不到200元的童玲牌乒乓球拍,我才知道原來乒乓球拍不是所有都叫了紅雙喜,知道了,乒乓球拍分為底板和膠皮,還可以自己沾的如此漂亮。我還清楚記得自己的乒乓球拍,有五層,每一層都那么的精致。大教練說,童玲是世界冠軍,很老一輩的了,雖然他打球沒的說,可是后來這個牌子的球拍后來再也沒有聽過。
剩下幾個小伙伴,由于家長不同意買這么貴的球拍,教練就一人送一塊,雖然都是舊的,有些反面貼的還是正膠,還是給我們介紹了每個人球拍的特點。當時擁有的這塊球拍的感覺比現在身邊的女人還要珍貴。每天打完球,會用打濕的海綿擦干凈。拿在手上自然風干后,再用自己剪好的塑料膜貼好,不允許有一絲絲起泡,想想都覺得自己以前應該是個暖男。
下面來說說練球的事吧,我是左撇子,剛開始教練就特別喜歡我,再加上我們剛開始在球桌打來回的時候,我沒幾天就打了27拍,一起去的小朋友,一般只有七八個來回,所以得到了教練的大力表揚。對了,當時我們的條件沒有多球,一人拿兩個球,排著隊,打完就去撿,來回多就多大,來回少就看別人,聽教練講。大教練,二教練兩個人,每天都會來,風雨無阻,沒有告訴過為什么訓練我們,更沒有收一分錢。
學完了正手,學反手,大教練教我直拍橫打。那時候的王浩還是小將,這個技術打不打的出來不知道,想想大教練當時還是很先進的。學到一半,五年級下學期,老師晚上補課,學習到好不好的我,父母拖朋友找到一個縣城所謂的名師,在他那補課的要不學習好的人,要不還是學習好的人,于是我一個成績中等的人能去,也就打不成乒乓球了。當時還小,并不懂這叫放棄,現在回憶起來是空白,沒有一絲絲不舍得,也沒有去給教練道別道謝,或許以為,等老子小學畢業(yè)了,就可以繼續(xù)回來找教練打球。
一個周末,在農家樂吃飯,家里面所有親戚都知道我學了很久乒乓球,看著有幾個大一點的小朋友在打(當時我看他們動作并不標準),說讓我上去試試,雖然努力接球的動作很美,但是一個球也接不到的樣子確實很狼狽,因為,當時傻傻的我還不知道乒乓球有旋轉,我以為用教練教的基本功,可以打遍全天下。哈哈,當時的失落與困惑,現在都還能回味得到。
小學畢業(yè)后,歪打正著的要去市里面最好的一所初中,一個年級只有四個班,必須住校。三年過去,高中,一年暑假,媽媽說,要不你又去學乒乓球吧,由于之前的不辭而別,以及自身水平的局限,我去了另一個教練那,這個教練要收費但是不貴,后來知道,也是大教練年輕時候帶的學生,我學的挺快也很享受,后來高中就無論上課還是周末,都會盡量抽時間打球,不是堅持,因為真的好熱愛,沒有吃過一頓飽飯,就因為想多打一會球,當時還拿過一次校運會乒乓球的冠軍,決賽時全班同學來給我加油的狀態(tài)真的很好。
又一個假期,回縣城到劉教練那練球,突然停電了,沒有打爽,回家路上,我鼓起勇氣決定去找大教練。那個時候聯系方式不多,但是好在縣城很小,聽人說,教練將自家門面二樓買下來改成了乒乓球場,大教練家做煙酒生意,于是我忐忑的去了教練家。
當大教練喊出我名字的時候,我眼淚居然沒有包住。那天晚上,我能看出他的喜悅,陪我練球到11點,而且還有了多球。那天晚上大教練看了我的球拍,說我球拍虎口大拇指位置不能磨這么多(已經覺得割手就磨了一坨),我走后大教練晚上就幫我用膠水把那一坨補上了,第二天一早,我又去,發(fā)現大教練還在給我打磨球拍,并讓我試試手感。
那一刻我真的感覺好暖。
說說大教練的球場吧,并不寬敞規(guī)整,但是可以放下三張球臺,兩個寬敞點的可以用來打比賽,一個只能用來練習,那時候大教練自己已經打得不多,因為有七十好幾了,球場下午主要是老年球友去,晚上則是學生娃娃,教練有個老來子,比我小7歲,每天晚上也要練球,打的很好,當時同年齡全市第一,左手持拍,但是不是左撇子,教練有意培養(yǎng)左手,我高中時候,他上小學,還能勉強靠力量取勝。晚上大教練在指導大家打球,同時也可以監(jiān)督他練球。
在這邊打球的有一批新隊員,晚上都是父母過來陪著孩子。我們以前小學學球的伙伴,也還有三人一直在打球。值得一說的有一個年齡比我們大點的伙伴,在市里面乒乓球界已經很有名氣。當時因為學習不好,和教練是遠房親戚,家住的遠,于是決定不讀書,只打球,天天住在球館,還真的成為乒乓球運動員,據說參加四川省某個乒乓球比賽,打過第一名,作為福利,還和王勵勤打過幾個球。
先寫這么多吧,后面想寫再來寫
。。。。。。。。。。。。。。。。。。
收到一條評論,一個哥們說看哭了
不知道還有多少兄弟姐妹也產生同樣的共鳴,在享受乒乓球的過程中留下的點點滴滴,一不留神回憶起來發(fā)現自己幸福得擁有了一條大河
。。。。。。。。。。。。。。。。。。
話題略微沉重,講個自己引以為傲的事情吧
開始第一次打乒乓球是在小學三年級,那時候班上男同學大半喜歡打乒乓球,下課十分鐘都要沖到五十米以外的操場來兩下,放學后更是不會輕易回家,不會的時候就去看他們打,后來慢慢也上手操練起來,并且學會了摻球(土話,類似于平擊球)。
大家之所以喜歡打球,不在乎能帶來歡聲笑語,小朋友重來不會吝嗇自己的笑容。大伙一邊打,一邊笑,突然對面的人給我抬了一個高球,我一拍子扇過去。
出手后,腦子里面第一反應,力猛了,球沒壓住。乒乓球有天賦的人,判斷都錯不了太遠
果然對面同學的門牙掉了。
沒錯,被我用乒乓球打掉一顆門牙,感覺這個事可以吹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