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車駕駛室里的2000萬妻子
卡車司機祥師傅給《南風窗》記者發(fā)來圖片和視頻:“這就是五道梁,小輝輝夫婦就是在這個小鎮(zhèn)上缺氧去世的。”
五道梁位于被稱為“生命禁區(qū)”的青藏高原和西部高山地區(qū)。2018年12月27日,河北省個體卡車司機倪萬輝、李嬋夫婦在運貨途中,因高寒缺氧不幸辭世,留下兩個還未成年的孩子。
卡車司機作為一個高危行業(yè),再度被公眾確認,而“卡嫂跟車”“夫妻車”這種獨特的公路貨運現(xiàn)象亦引起人們關注。
事發(fā)當晚,祥師傅正好路過五道梁,雖不認識這對不幸的夫婦,但能感受他們的處境。他每次走這段耗時兩天的路,都要帶著氧氣瓶和葡萄糖,上下車要慢,走路要穩(wěn),說話不能太大聲?!耙辉趺凑f苦逼的青藏線、要命的青藏線呢?!?/p>
他的妻子以前也跟車,現(xiàn)在有孩子了,在家?guī)Ш⒆印?/p>
“卡嫂”是中國公路貨運業(yè)特有的概念,一般指卡車司機的配偶,但“卡嫂跟車”是一種怎樣的存在?這甚至都不算一份職業(yè),沒有正式的名字。

醬油皮膚包公臉
晚上10點,廣州東邊,京港澳高速火村東服務區(qū),天晴,車卻不多。
保安說每天來的卡車沒個準,但夫妻車很多?!败囈煌?,卡嫂就下來上廁所、洗衣服。”
“最不方便的是很多服務區(qū)沒有淋浴間,但大熱天,不在服務區(qū)更沒法洗澡。”見到林嫂時,她穿著拖鞋,一身松垮的衣褲,頭發(fā)因為濕熱而黏在額上。她手上提著一只白色小圓桶,里面裝著洗浴用品,正要去廁所“沖涼”。
沒有淋浴間,所以卡嫂們在車里一般都有這么個小白桶,接點熱水兌點涼水,在衛(wèi)生間里隨便沖一下。夏天還能這么洗洗,冬天就更難熬了。今年2月,因為趕路,林嫂在路上有10天沒洗澡。

“最受不了這個,我是很愛干凈的!”
林嫂是2017年年底上的車,跟其他跟了五六年的卡嫂比,她的“車齡”不算長,但她覺得自己犧牲很大,跟車也是“被逼無奈”。
這次她和丈夫林師傅前一天從江西出發(fā),帶車頭共長22米的板車,拉了一車棉花,用雨布嚴嚴實實綁著。已經(jīng)在路上兩天了,這晚在服務區(qū)休息一夜,隔天早上要去廠里卸貨。
“前幾年我覺得大貨車跟女人沒什么關系,都是男人干的活兒?!?/p>
“我也是在公司里面做事,每天對著電腦。但請個副駕一個月就要一萬元,還要吃喝拉撒?,F(xiàn)在這個行業(yè)不好做,請不起司機,就逼著自己上這個車。自家的車,丟不出手。”
“沒貨的時候,我們一家人在車上還能住一下,但請的司機不會答應在車上睡。有時候持續(xù)一周沒貨,一家人好說,可以在車上待幾晚?!?/p>
車頭的主駕和副駕后面,有一個臥鋪大小的空間,可容一個人躺著。床鋪上面還有另一個床鋪,不用的時候翻上去,用的時候翻下來,就像火車臥鋪上下層。
但8月的廣州畢竟還是太熱,車子發(fā)動時還有冷氣,若熄了火,里面就是個大蒸籠。

除了請不起副駕,跟車的另一個原因,是擔心丈夫。跑車是高危行業(yè),有時候出事就在一念、一秒之間??ㄉ┰谂赃呥€能陪丈夫講講話,幫忙看看車?!拔壹宜緳C年紀一天天變大,那么胖,我擔心他出什么問題?!?/p>
還沒跟車的時候,林師傅一出門,林嫂就開始擔心,每天到晚上7點,覺得差不多了,就會給林師傅打個電話,問他安不安全、吃飯沒、洗澡沒。
有一次,離到家還有100公里,林師傅突然在高速公路上不舒服,人很虛,打電話找人幫忙把車開回去。“我當時血壓都170多,非??膳隆!?/p>
“所以你說開貨車的苦哦,說都說不出來,這種擔驚受怕,這種行業(yè)的不景氣。”現(xiàn)在孩子在讀大學,林嫂終于沒什么牽掛?!坝械目ㄉ┖苣贻p,小孩在家里,最多一個禮拜回去一次,對她們來說是最大的無奈?!?/p>
除了大部分卡嫂不開車,卡嫂做的事其實和副駕一樣,甚至更多。裝貨的時候要看著,裝完貨還要爬上去蓋雨布,2層到5層不等,蓋完雨布還要綁繩。林嫂說自己第一次爬上去時腿都軟了。
上路以后,卡嫂要幫著看路、看車,給作為司機的丈夫做伴、聊天,保障安全。晚上到了服務區(qū),司機休息,但卡嫂不能睡,因為要時時刻刻防著“油耗子”。尤其剛裝了幾千元油,更得提心吊膽,被偷過是正常,沒被偷過是運氣。

等貨運到目的地,司機休息,卡嫂要負責點貨,點完貨,再把大雨布疊起來;有的卡嫂干脆把找貨的活兒也攬下來,聯(lián)系各路人馬尋找貨源;有時候貨主拖延運費,卡嫂也得出面催討;車子刮到蹭到,還要參與厘清責任、完成賠付……
除了幫著丈夫干活兒,卡嫂在車上還得負擔家務。林嫂剛洗好的衣服就掛在卡車外的綁繩上晾著。有時候卡嫂還會在車上做飯,用電磁爐或電飯鍋,煮點掛面、湯、青菜,一路上就這么吃,省錢—服務區(qū)的自助餐一頓35元,兩個人就要70元。
對很多卡嫂來說,雖然女人坐車不開車,但這趟車坐下來,也是從早到晚,而且吃不好睡不好。

“還有一個我最接受不了的,臉曬得跟包公一樣,這真的犧牲很大,你們是沒辦法體會的?!绷稚┙衲?5歲,顯老,她說:“但凡跟了好幾年的卡嫂,成天在太陽下面烤,皮膚特別黑,跟醬油一樣,頭發(fā)都枯燥?!?/p>
林嫂的故事,其實就是卡嫂們的故事。
和林嫂談完,她和林師傅熄燈睡了,而服務區(qū)的花壇旁,就有個河南卡嫂正蹲在地上洗衣服。
服務區(qū)來來往往或休息或加油的卡車中,總能見到副駕上坐著的女人們。
僧多粥少
“貨車賺錢貨車花,根本沒錢寄回家?!边@是卡友界的順口溜。
卡嫂為什么跟車?十個卡嫂九個會告訴你 :貨運行情差,車多貨少,運費低,雇不起副駕。

以前行情好的時候,一個月賺個2萬到4萬元,還能花1萬多元請個副駕,現(xiàn)在一個月2萬元都賺不到。單趟上來的時候能賺個幾千元,但回去的時候運費就很糟,能賺個1千元還算好的,這還不算人工、車輛折舊等七七八八的費用。
現(xiàn)在天氣熱,輪胎滾燙很容易受損,有時候拐彎拐急了,連爆兩個輪胎,一個就是1千多元。
“還要運氣好,不被罰錢,不然白干?!焙幽系膹垘煾嫡f。
張師傅50歲了,在部隊當了4年兵,從部隊出來就開始跑車?!耙郧澳贻p的時候這個職業(yè)是好職業(yè),還人人羨慕,現(xiàn)在貨車司機沒人看得起了,但改行都改不了了?!?/p>
開車是個門檻很低的行業(yè),新手司機學幾年貨車操作、找貨方式、線路走法,就能自己開張。資料顯示,中國目前約有3000萬名卡車司機,粗略估計,至少也有2000多萬的卡嫂。
“賺錢多少無所謂,社會最底層啊,誰都可以欺負你?!?/p>
“受累,受罪,又受氣,三受!”

有時候慢了會被貨主罵,卸完貨還故意刁難,不給運費。搬運工人如果沒有打點好,卸貨的時候搞點小動作,弄壞了貨,司機還得賠錢。如果是拉蔬菜這種有保鮮期的貨物,更容易被找各種理由克扣運費。
2016年“921”治超過后,買車的人驟增,卡友們紛紛購換新車。一位河南的卡車司機說,他們那兒以前一年也就賣個兩三百輛車,但有陣子一個季度就賣了這么多。
有些新車可以零首付,每個月還貸,換車不難。換了新車以后,不代表舊車被淘汰,有的車保養(yǎng)得好,還能開上好幾年,于是舊車進入二手市場。
這樣一來,行業(yè)里車輛數(shù)暴增,但貨源并未成比例增長,因為經(jīng)濟增速放緩,有些工廠甚至還減產(chǎn),“車多貨少”。

此外,受互聯(lián)網(wǎng)沖擊,運價也被壓低。
2013年,“貨車幫”開始發(fā)展移動端產(chǎn)品,“運滿滿”則是國內(nèi)首家基于云計算、大數(shù)據(jù)、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和人工智能的貨運調(diào)度平臺,兩家公司在2018年合并成為“滿幫集團”,完成19億美元融資。
原本貨車司機卸完貨后,都要去線下信息大廳(例如廣州的林安物流園,同時也是大型貨運停車場)去找貨。有了線上平臺后,司機可以就地找貨、裝貨。
然而,貨源變得透明的同時,運價下跌。因為就近,有時候司機少個幾百元也愿意拉。慢慢地,定價權更多地轉移到貨主手上,例如正常15000元的運價,有10個司機打電話去詢問,廠家便可以逐個壓低價格,最后以最低價成交。
很多貨車司機因為買了新車,有還貸壓力,所以只要有得賺,低價也愿意拉貨?!澳悴焕思依?,你不跑人家跑。”一位林安物流園的信息員告訴《南風窗》記者。
行業(yè)平均利潤變得微薄,是卡嫂上車的主要原因。
即便開了夫妻檔,光景也沒見好起來。而8月份正處在每年的物流淡季(5月到10月),貨源更少,運價更低,拉了賠錢,不拉也賠錢,因為在外面多住一天,就是多一天的開銷。

不僅是個體卡車司機難做,就連給物流公司開卡車的司機,日子也比以前難過。
《南風窗》記者在服務區(qū)加油站遇到一對開短途的夫妻,拉的貨是小轎車,開到東莞的經(jīng)銷店,來回5個小時。5年前卡嫂就跟著卡車司機一起跑,兩個人領一份工資,一個月賺1萬多元。
“以前公司給每輛車配兩個駕駛員,現(xiàn)在錢不好掙,就一個駕駛員。以前公司還買保險(指給卡嫂),現(xiàn)在保險都沒有,只有主駕有?!?/p>
有時你不僅會遇上卡嫂,還會看到“卡二代”。夫妻跑車,和孩子聚少離多,放了暑假就干脆帶在車上,增進親子感情,雖然他們知道,這樣不安全。這是這個行當不為人所見的另一面。
“好辛苦的,以后叫小孩不要弄這個(指開卡車)?!?/p>
白天的火村東服務區(qū),依然可以看到很多卡嫂,停下加油,下車上廁所,在服務區(qū)休憩、洗菜,在洗水槽用涼水洗頭……
她們沒有打扮、不修邊幅、行色匆匆。
“都是網(wǎng)絡害的”
林安物流園信息大廳,屏幕上還滾動著各類信息:目的地、貨物名稱、噸位、車場、誠信指數(shù)、成交單數(shù)……黑板上的字跡也都還未擦去,但大廳里幾乎沒什么人了,滿排的座椅和柜臺昭示著這里曾經(jīng)的繁榮。
2003年建成的林安物流園,位于廣州白云區(qū)物流重鎮(zhèn)—太和鎮(zhèn)沙太北路,2009年搭建了完善的林安貨運信息服務平臺,為物流公司、貨主和貨車提供貨運物流信息。
“原來這里火得很!”一位卡嫂指著門口的讀卡機?!斑M來還要刷卡,要付錢才能進來?!?/p>
“現(xiàn)在沒什么人了,以前都是在黑板上找貨,現(xiàn)在廠家直接上網(wǎng)了?!?/p>

大廳內(nèi)所剩無幾的信息員李先生告訴《南風窗》記者,“成都和重慶的信息大廳在去年、前年都倒閉了,上海的3年前就倒閉了,林安還撐了幾年。好多人失業(yè),林安幾千個商戶都失業(yè)了。都是被線上信息平臺弄垮了?!?/p>
“現(xiàn)在最苦的是司機,掙不到錢,最慘是搞信息的,全下崗了?!?/p>
林先生因為合同期還沒到,所以還在林安硬撐,因為提前走了押金退不了,他在等著合同期滿。
小安也是一名信息員,他說林安物流園的鼎盛時期是在2003年到2013年。隨著線上信息平臺的興起,2014年開始,物流園就在走下坡路。去年這里還有點人,現(xiàn)在大廳幾乎是空的,“三分之二的生意都沒了”。
小安還拿出了“before”“after”的照片:同一個位置,幾年前柜外是人山人海地找貨司機,柜內(nèi)是忙得熱火朝天的信息員;而如今,柜內(nèi)柜外空無一人,只有屏幕還在閃動著無人問津的過期信息。

整個物流園原本有著屬于自己的小生態(tài),餐飲、賓館、雜貨,賣瀝青、五金、球鞋、導航的商鋪,但現(xiàn)在大部分店面也都關門了。
一家在大廳內(nèi)賣小食的老板語帶怨忿:
“都是網(wǎng)絡害的!”
“柜員機都生銹了,就馬云一個人發(fā)財!”
“不知道還能做多久,做到不能做吧?!?/p>
雖然整個物流園愈發(fā)蕭條,但也有司機因為習慣了,還是會來這里休息、停車?!斑@里有大停車場,之前找貨要面對面,習慣性停在這里。”
亦有司機不習慣使用線上平臺,更愿意來這里找熟人要貨,等貨的時候就帶著卡嫂在旁邊的太和匯吹吹冷氣,但往往會等個幾天到一周,或更長的時間?!霸谒饺寺灭^住一天,開空調(diào)70元,不開空調(diào)40元。”
還有司機是和林安物流園簽了合同,只來這里裝“零擔貨”的,因此對他們的沖擊相對小一點。
行業(yè)擁擠、線上信息平臺興起、油價上漲,乃至經(jīng)濟形勢走弱,無一不影響著卡車司機的生存狀況,以及行業(yè)的命運。
除了工作累、風險大、收入微薄、社會地位低,卡車司機們還有自己的職業(yè)病,最常見的如腰椎頸椎痛、聽力下降。
卡嫂們正是在這樣一種特殊局面下,走出家門,跑上車門,“隱性付出”,為卡車里的男人盡可能營造一個移動的小家。
但卡嫂們的無奈,又有多少人能懂呢?“要不是逼不得已,哪個女人愿意跟車呢?”
作者 | 南風窗記者 姜雯
攝影 | 南風窗記者 郭嘉亮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