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爾王子”席卷全球!金晨按奈不住了,網(wǎng)友:你也配...
原標題:“卡塔爾王子”席卷全球!金晨按奈不住了,網(wǎng)友:你也配...
“雜志之旅”
點擊右上角選擇 “設(shè)為星標”,好文不錯過!
這是雜志之旅推送的第2945篇文章
點擊下方音頻即可收聽主播左左的溫情朗讀
01
卡塔爾世界杯火了,除了“諸神黃昏”的謝幕表演外,其吉祥物“拉伊卜”更是憑借獨特的萌態(tài)讓全世界見到了這屆世界杯最為俏皮的一面。
他也因此被中國觀眾稱為“餃子皮”。
與“拉伊卜”同期出名的還有某位卡塔爾王子——阿勒薩尼。
只因轉(zhuǎn)播鏡頭在他身上多駐足了2秒鐘,他那攤手又無奈的表情和“拉伊卜”有幾分相似,憑借幾分憨態(tài),迅速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刮起了“尋找卡塔爾王子”的風潮。
而關(guān)于“卡塔爾王子”的神秘身世,也被網(wǎng)友們逐一扒出。
有人說他今年15歲,家資巨萬,是前卡塔爾國王的第五個兒子,同時也是現(xiàn)任國王的弟弟;
有人說他的哥哥就是與貝克漢姆同框也不落下風的帥氣王爺,和妻子非常恩愛,已經(jīng)生下了八個孩子,所以“小王子”肯定也十分專情...
甚至有人傳“拉伊卜”就是按照小王子的外貌所涉及的,足可見其家族勢力顯赫...
總之,在世界杯初期,關(guān)于“王子”的熱搜頻率可以與賽事一較高下。畢竟“黑馬”所帶來的流量遠沒有探究王子身份來的過癮。
更有很多粉絲開玩笑說“希望能去和親”。
而“王子”的海外社交賬號也漲粉800萬,可以說僅憑2秒鐘的鏡頭,他賺足了觀眾的眼球。
甚至前不久,演員金晨也玩起了cosplay。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照片里的她頭戴卡塔爾男子的傳統(tǒng)頭巾,身穿全白色套裝,雙手半遮面,露出驚訝的表情,還為兩只手P上很多珠寶,模仿世界杯首戰(zhàn)看臺上的卡塔爾觀眾表情包,并配文道:
“大喜來啦,有那么一段時間了...”
原本是想搞笑,結(jié)果一石激起千層浪,被網(wǎng)民狠批“無知,無文化!”更有甚者直接說她“拿著她人的痛苦作秀”,不應(yīng)該以這種事情玩梗。
面對網(wǎng)友的狂轟濫炸,金晨立刻刪了照片,并附上一段文字解釋:
“人類何必為難人類?除非...”
一邊是來自網(wǎng)友們的憤而批判,另一邊是當事人自覺委屈,我們很難界定這種“玩?!笔欠襁^火,但有一點可以肯定:
在那些指責的人群里,必定有人也曾被“王子”的人設(shè)迷了眼,簇擁在一群擁躉后面蠅營吶喊,轉(zhuǎn)瞬之間卻能將矛頭對準他人,用一句“烏合之眾”形容并不過分。
至于金晨的裝束是否不妥,見仁見智。因為一身白袍之下究竟代表了民族文化還是封建壓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界定。
但有一點不可否認:
無論是盲目的吹捧所謂“王子”,還是站在道德制高點上評價他人,甚至是在未做全方位了解的前提下便盲目模仿,玩梗,都是不妥行為。
四年一屆的體育盛宴,我們應(yīng)關(guān)注賽程本身,而非營銷號所吹捧的“貴族血脈”。
02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關(guān)于“王子”的熱度非但沒退,反而愈發(fā)火熱。
有人統(tǒng)計,他中國的社交賬號在注冊后的短短5天時間內(nèi)漲粉1500萬,速度之快堪比國際巨星。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出于兩國友誼交往的目的,他還獲得了中國大使的接見,甚至還被傳言要登上今年春晚...
但在最近的一次連麥中,他親口承認了自己并非是國王的親生兒子,而是皇室旁系成員,今年已滿18,至于身份地位,也并非像網(wǎng)上傳言的那般“富貴”。
正主親自下場辟謠,可謂“打”了無數(shù)營銷號的“臉”,也給那些過于沉迷其身份的“粉絲”們降了降溫。
其實大眾對于這個“餃子皮”所代表的形象還是抱有一定程度上的好感,畢竟作為溝通的紐帶,多一份真誠與可愛,勝過狡黠與算計。
真正讓大眾反感的,是部分媒體的無腦營銷和一些人對“王子”身份的過度吹捧。
當他被打造成“15歲的可愛王子”時,有人贊嘆他的有禮有節(jié),也有人覺得他可愛又不失風度;
當他解釋自己是“18歲的皇室旁系”時,仍有人說他教養(yǎng)得當,大方得體...
或許他的出現(xiàn)只是滿足了部分粉絲內(nèi)心深處關(guān)于童話里“王子”身份的向往,但過度的營銷和吹捧并不可取,因為再美好的童話撞上血淋淋的現(xiàn)實后,也喪失了斑斕的色彩。
而這個現(xiàn)實,就是賽前飽受詬病的卡塔爾勞工問題。
在中文互聯(lián)網(wǎng)上,始終有這樣一個梗:
“在卡塔爾,打工人都是開寶馬的?!?
這話說的不假,但福利只針對本地居民,至于外來勞工,境況要悲慘的多。
這些人大多數(shù)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國和斯里蘭卡,大約200多萬,比卡塔爾本地人口的8倍還多。
為了籌備這屆世界杯,卡塔爾足足準備了12年,最終有了被譽為“最為土豪”的東道主。
盛名之下,是無數(shù)名勞工們用辛勤勞動,讓一座座雄偉的建筑和設(shè)施,在大片荒漠上拔地而起。
但努力的工作,卻不能換來等值回報。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卡塔爾都實行了“卡法拉”勞動制度,勞工們不僅缺乏保護,還要受到雇主壓榨。
在這里,雇主是他們的唯一擔保人,勞工們不僅會被扣留護照,甚至沒有權(quán)利終止勞動合同。
這種異常的制度自然導(dǎo)致了青壯年民工的死亡率飆升,雖然近幾年法律有所改善,但只是杯水車薪,勞工們依舊無法自由離開,相當于人身自由被變賣。
除了繁重的工作外,卡塔爾的高溫也是壓榨的“幫兇”。極度的干旱外加惡劣的居住條件,讓很多勞工在生病后也無法得到及時醫(yī)治,死亡率高升便也不足為奇。
其實,他們也只是為了生計而努力奔波的人,雖然在賽場上沒有他們的身影,但這里的一磚一瓦,卻也離不開他們的汗水。
勞動人民,才是最值得尊重的人群。
03
一轉(zhuǎn)眼,卡塔爾世界杯已走到尾聲,4年一屆的盛況也將在汗水和榮耀里逐漸落幕。
無論是“餃子皮”拉伊卜,還是“卡塔爾王子”,都會隨著賽事的結(jié)束而逐漸淹沒在人們的記憶中。
唯一值得銘記的,應(yīng)該是體育精神帶給我們的感動。
這里有日本隊的雖敗猶榮,從中圈弧一步一步走向點球點的距離,是亞洲足球已經(jīng)可以觸摸到的極限;
也有西班牙與德國的遺憾告別,內(nèi)馬爾的桑巴舞步最終止步八強,而蘇亞雷斯與C羅的淚水也讓無數(shù)人告別了自己的青春;
《克羅地亞狂想曲》還在繼續(xù)奏響,頑強的摩洛哥也詮釋了何為“最純粹的足球”。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我們不知道能否看到潘帕斯雄鷹再一次翱翔,但那句“諸神黃昏”無疑會在未來供人一遍遍追憶,回味。
這些閃光的記憶就像沙灘中的貝殼,在退潮后靜靜的躺在腦海中,歷久彌新,讓后人去慢慢追憶。
沒有人永遠年輕,但總有人正在年輕。
所謂的營銷包裝,只不過是其中最為無趣的一環(huán)罷了。
-作者-
*作者:涼風,愛自由愛幻想,喜歡閱讀和美食。本文首發(fā)雜志之旅(ID:zazhizj)轉(zhuǎn)載請通過后臺聯(lián)系小編開白。
-主播-
*主播:左左,雜志之旅簽約主播,我在左,你在右,攜手踏上雜志之旅,每一天都奔走在自己的熱愛里。
點“在看”給我一朵小黃花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lǐng)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zhuǎn)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