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常用的漢語拼音輸入法,閃現(xiàn)著他的智慧之光!

你我每一次用漢語拼音輸入法
敲擊的鍵盤間
都閃現(xiàn)著他的智慧之光
他曾兩次與愛因斯坦交談
50歲時從經濟學家“跨界”
成為語言學家
主持制定《漢語拼音方案》
人們贊譽他為
“漢語拼音之父”
他卻婉拒這個稱呼
他就是周有光

周有光嚴謹治學 樂觀豁達
曾開玩笑說:
“大概是上帝糊涂了
把我忘記了”
從晚清到新中國
周老一生經歷中國多個時期
于2017年1月14日
走完了112年的長壽人生
作為一位經濟學家
周有光為何會成為
《漢語拼音方案》的重要制定者呢?
今天
我們一起回顧這段傳奇故事
01
1906年
周有光生于江蘇常州
17歲時
他考入上海圣約翰大學
主修經濟學
這所教會大學始建于1879年
享有“東方哈佛”之稱
是中國最早的西式院校
第一天報到時
周有光領到一張卡片
上面的一句話
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
周有光 中國語言學家
這句話是用“上海拼音”把我的名字寫在上面的,今后所有問題都要按照這個拼音寫,這樣檔案建造方便,叫字母管理法。第一天就受到教育,被字母影響了。
憑借這種字母管理法
圣約翰大學總務部只需幾人
就能對學校師生進行高效管理
這讓周有光看到了
字母順序的科學管理
這種便捷方法
讓他第一次感受到
原來可以用一種字母來幫助漢字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中國人民終于迎來抗戰(zhàn)的勝利
周有光也迎來了他人生的曙光
1946年
由于工作出色
周有光被派往美國工作
那時
中國著名語言學家趙元任
也在美國任教

周有光的夫人張允和
常去旁聽趙元任的課
下課后
周有光便如饑似渴地
閱讀妻子的課堂筆記

趙元任與周有光曾是街坊
兩人兒時都居住在常州青果巷
閑暇時間
周有光常去拜訪趙元任
漢語言文字
成為兩人經常探討的話題

在美國工作期間
周有光還與愛因斯坦交談過
在《晚年所思》一書中
周有光這樣回憶:
“我跟愛因斯坦談過兩次
只是隨便的聊天
沒有學術性的
他說一個人能不能成才
關鍵在于業(yè)余時間
能夠利用業(yè)余時間的人
就能成才
否則就不能成才
這句話非常有道理”
交談過后
周有光將自己的業(yè)余時間
用在學習上
開始研究歐洲字母學

1949年初
趁著休假
周有光與夫人游歷歐洲各地
收集了許多
歐洲語言文字學的書籍

假期結束時
周有光得到
人民解放軍解放上海的消息
本該返回美國工作的他
做了一個
改變自己人生軌跡的決定——
調轉方向 回中國去!

在《我的人生故事》一書中
周有光寫道:
“中國解放了
有希望了
大家都希望回來為國家做點事情”
02
新中國成立初期
全國文盲數(shù)在80%以上
為加速掃盲
中央考慮加強漢字教學
推廣普通話
1949年10月10日
吳玉章 黎錦熙等人倡導成立
“中國文字改革協(xié)會”
制定漢語拼音方案成為
亟待解決的問題
從1952年到1954年為止
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收到
600多種拼音方案

根據各界提出的字母形式
專家們擬定了6種拼音方案
然而無論是注音嘗試
還是國語羅馬字
北方拉丁化新文字等文字方案
要么過于復雜
要么不夠科學
多數(shù)成了“紙上的藍圖”
漢語拼音方案制定陷入困局

這時
一位經濟學家的名字
躍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主任吳玉章
和副主任胡愈之的視野
他就是周有光

1949年回國后
周有光收集整理了自己所寫
有關文字拉丁化方面的文章
并于1952年
出版《中國拼音文字研究》一書
這本書不僅引起了周恩來總理的興趣
也得到了語言文字專家們的關注
1955年
周有光應邀出席
第一次“全國文字改革會議”
會議結束后
吳玉章和胡愈之就邀請他
加入到文字改革中來

然而此時
周有光在上海復旦大學研究所
和上海財經學院教授經濟學
一方面是自己熱衷的
語言文字研究
一方面是繁重的本職工作
這個邀請讓周有光陷入兩難境地
周有光 中國語言學家:
我去參加全國文字改革會議,之后要趕回去上課。中央告訴我你不要回去了。這樣我就到了文改會。
工作的調動
成為周有光人生的分水嶺
從此
中國少了一位經濟學家
卻多了一位語言學家
03
周有光對漢語言文字的
研究成果
讓專家們格外重視
而他游歷歐美
對西方語言文字的研究
更是中國漢語拼音方案制定工作
不可多得的財富
眼看漢語拼音方案制定
陷入困局
周有光和其他幾名專家提出
采用世界上最通用的拉丁字母
編制漢語拼音方案的想法

周有光曾出版的《字母的故事》一書
引起了毛澤東主席的關注
通過這本書
毛主席看到了周有光的才華
也看到了拼音方案的曙光

經反復商議
1956年初
中共中央決定
改用拉丁字母作為拼音方案

1958年2月11日
全國人大通過
《漢語拼音方案》的決議
《漢語拼音方案》筆畫簡單
構形清楚 利于連寫
使用26個字母的組合
并標注聲調
就能對漢語語音作準確注音

《漢語拼音方案》公布后
全國的掃盲工作
上了一個新臺階
一個文盲通過學習15到20小時
就能掌握漢語拼音
100小時就能識字1500個
中國的漢語拼音方案在實踐中
獲得了巨大成功

經過多年國際推廣和不斷改進
《漢語拼音方案》逐漸成為
國際通用的漢語拼音規(guī)范
2015年
在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會議上
《漢語拼音方案》獲得全票通過

兩年后
2017年1月14日
周有光于112歲生日的
第二天凌晨
離開了這個他所深愛的世界

半個多世紀過去
參與制定《漢語拼音方案》的
語言學家們逐漸離去
而漢語拼音卻成為
中國和世界溝通的橋梁
融入了我們的生活
和我們一路同行
致敬!
來源:CCTV國家記憶
流程編輯:TF022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