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上的羽毛來自哪里?
90年代的小巷街頭,人均一副羽毛球拍,沒有球拍就操著掃帚兩兩結(jié)對地揮,賽手斗志昂揚,看客躍躍欲試。
羽毛球沿襲了父輩的記憶,從黑白電視、紅磚瓦房走進新時代,仍舊是少年、青年、壯年、老年健身的標配“武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羽毛球的第一步是什么?當然是先買上一整套裝備:打開淘寶,下單,付款,收貨,一氣呵成。當我收到它們的那一刻,仿佛已經(jīng)看到了自己在羽毛球場上矯健的身影…但,在我拿起了一枚羽毛球后,鳥類學在讀博士的科學素養(yǎng)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乒乓球運動ping-pong所用的球叫pingpong ball。
桌球運動billiards使用的球叫做billiard ball。
所以羽毛球運動badminton用的球就叫做badminton ball。
好吧,其實是叫做shuttlecock。
話說為什么叫做shuttlecock呢?Shuttle指擊打過程中的羽毛球在球場上來回穿梭的樣子,就像是織布機上的梭子。cock本意是指公雞,在這里則是形容羽毛球上的羽毛長得像公雞身上的羽毛。
聽到這,你可能發(fā)出了疑問,為什么只說是長得像?難道羽毛球上的羽毛不能是用公雞羽毛做的嗎?
確實,在羽毛球的歷史上,雞毛曾做過羽毛球的材料,但是后來鵝毛和鴨毛替代了雞毛。
雞毛韌性不夠,容易斷裂,制成的羽毛球不耐打,幾個回合下來就得光榮下崗;而鵝毛和鴨毛則相對比較強韌,鵝毛要比鴨毛更堅韌,飛行穩(wěn)定性好,更加耐打,但由于鵝的生長期長,產(chǎn)量又低,所以鵝毛球要貴一些。
不過這兩種球外觀上較難分辨,因此市場也上存在著用鴨毛冒充鵝毛球賣高價的可恥行為。

不管是鴨毛還是鵝毛,羽毛球上羽毛的結(jié)構(gòu)都是相似的。仔細觀察,會發(fā)現(xiàn)它上面的羽毛主要由兩部分組成:羽軸和羽片。
羽軸就是羽毛中間從頭到尾的桿子,羽片是羽軸兩側(cè)的部分。


再來說說羽片,羽片也是不對稱的,羽軸彎向的那一側(cè)羽片更長。
這是因為制作羽毛球的羽毛采用的鳥類的飛羽,也就是翅膀后面的一列長而堅韌的大型羽毛。兩邊翅膀的羽毛彎曲方向是不一樣的。

網(wǎng)上傳聞,制作羽毛球都是用的鳥左側(cè)的羽毛。據(jù)說是用左側(cè)的羽毛制成的羽毛球,飛行時是順時針旋轉(zhuǎn),這樣飛行更平穩(wěn)。
即使使用了右側(cè)的羽毛,注意,重點來了——生產(chǎn)羽毛球之前也會通過處理加工成左側(cè)羽毛的樣子。(聽起來有種強行矯正左撇子的殘忍感)
這個說法貌似有點道理,但又經(jīng)不起推敲。我查閱了一些資料,大部分結(jié)論表示贊同。
于是,我將這當做一條冷知識發(fā)在了某社交網(wǎng)站上。誰知道當我回家以后,掏出上圖那個羽毛球我就傻眼了:
根據(jù)我們的介紹,從上面的左圖和右圖看到,這一個羽毛球的羽毛是外側(cè)朝內(nèi),所以從右圖的方向看,羽軸向右彎曲,羽片右邊比左邊寬,因此可以判定是右邊翅膀的飛羽。
這說明羽毛球上并不都是左側(cè)羽毛?。ㄖ砸扰卸ㄓ鹈膬?nèi)外,是因為不同的羽毛球安裝方式可能是相反的。)

世界羽聯(lián)(BWF)針對羽毛球的標準也只提到了需要16根羽毛,并沒有說只能用左邊的羽毛,著名羽毛球品牌尤尼克斯的官方文件里也明確提到了左右兩邊的羽毛都可以。


說了這么多,其實羽毛球的羽毛雖然羽毛并不一定取自左邊,但是一定必須是鳥類同一邊的羽毛。否則一枚球上兩側(cè)羽毛形狀不一,會影響羽毛球在空中的旋轉(zhuǎn)。
在上面幾段中,我們一直在反復強調(diào)一個知識點:

這又是為什么呢?
根據(jù)主流的觀點,鳥類是從小型獸腳類恐龍演化而來。小時候思考了很多年的“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其實早就有了答案:先有恐龍后有蛋,有了蛋再有雞。但是新的問題又出現(xiàn)了,是先有恐龍還是先有蛋呢……
在恐龍演化成鳥類之前,現(xiàn)代意義上的不對稱羽毛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

1.6億年前侏羅紀時代的小型恐龍為我們留下了近乎完整的羽毛印痕。
作為迄今為止人類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具有不對稱飛羽的動物,巨嵴彩虹龍的前肢羽毛幾乎對稱,而尾羽羽軸兩側(cè)的羽片是不對稱的。


根據(jù)羽毛起源的一些假說,羽毛最初的功能不是飛行,而是保暖。

中國本土的家鵝祖先是詩歌中“長飛光不度”的鴻雁。下次當你再打羽毛球的時候,或許會想起你手撫摸過羽毛主人的祖先,曾經(jīng)歷了上億年的演化終于飛上藍天,又在幾千萬年后經(jīng)過人類的馴化而失去飛行能力,與藍天告別。它在死亡之后羽毛成為羽毛球的一部分,以另外一種形式繼續(xù)飛行。
不過,世界羽聯(lián)宣布同意其下屬各級別國際賽事在2021年開始使用由合成羽毛制作的羽毛球,這種羽毛球最多能減少25%的羽毛用量,以提升羽毛球運動的可持續(xù)性。

或許在未來,跟海膽蒸蛋一樣不需要海膽一樣,各大賽事的專業(yè)羽毛球也不需要羽毛了。
參考文獻
[1] Hu, Dongyu, Julia A. Clarke, Chad M. Eliason, Rui Qiu, Quanguo Li, Matthew D. Shawkey, Cuilin Zhao, Liliana D’Alba, Jinkai Jiang和Xing Xu. 《A Bony-Crested Jurassic Dinosaur with Evidence of Iridescent Plumage Highlights Complexity in Early Paravian Evolu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17-02515-y.
[2] 姬書安. 遼寧西部早白堊世奔龍類化石新材料——兼論羽毛的起源[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03.
[4]www.yonex.ch/fileadmin/files/images/badminton_produkte/ShuttleNews_WebVersion_separation_2012.pdf
作者:李墨灑
文章配圖:來源網(wǎng)絡(luò),侵刪
排版:徐天一
審核:云??破請F隊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lǐng)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zhuǎn)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