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退款怎么成了“畫大餅”?
本文轉自:解放日報
孩子上小學了,托班退費竟還卡在路上
分期退款怎么成了“畫大餅”?
■本報見習記者 唐乙雋 “去年11月收到第一筆退費后,就再也沒有下文了!”新年新學期將至,但與松江區(qū)松果托育園之間的退費糾紛卻成為擺在上海市民曹女士面前的一道“歷史遺留問題”:自2022年9月申請退費至今已近半年,早就超過約定的分期退款期限,11598元卻始終難以追回。近日,百般無奈的她只得向“解放日報·上觀新聞”留言板求助。 僅收到第1期退款 作為松果托育園的老學員,曹女士上一次為孩子續(xù)費還是2021年11月。 “當時,園方提出漲價要求,并推薦我們一次性續(xù)費六個月,這樣就可以維持每月3500元的學費。”曹女士回憶道,由于續(xù)費時長恰好能夠覆蓋孩子的學前階段,她便一次性支付21000元,購買了半年的托班課程。但沒想到,自2022年3月起,受疫情影響,相應課程未能按約進行。2022年9月,孩子進入小學,曹女士只得向托育園申請退費。 經由松江區(qū)托育服務指導中心溝通協調,曹女士與托育園之間達成收取10%手續(xù)費、共退費11598元的協議。根據協議約定,托育園將從11月開始,分5期完成退款。但至今為止,曹女士僅拿到了第1期退款費用,“園方反饋賬上資金不足”。 記者通過“企查查”平臺查詢發(fā)現,自去年12月以來,松果托育園已有失信記錄、被執(zhí)行人記錄及限制消費記錄,所涉總金額57000余元。致電松果托育園了解情況時,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受到此前疫情影響,目前申請退費的家長較多,托育園資金吃緊,待此輪招生完成后,才能陸續(xù)于2月至3月完成上一階段的退費退款。在協商過程中,托育園方面已主動將合同中約定的20%退費手續(xù)費降低為10%,并為家長提供轉課轉班的選項。 對此,上海市松江區(qū)托育服務指導中心回應稱,已于近日約談園方相關負責人并發(fā)布告知書,責令托育園盡快退還學費。 分期退款如何保障 “最讓人沒底的就是分期退款方式。”曹女士告訴記者,由于托育園面臨資金問題,家長們不得不接受分期退款的處理方式,但事實上,分期退款背后埋藏著諸多風險:若園方未按時退款怎么辦?若在分期退款期間,園方資金鏈徹底斷裂,家長們的權益又該如何保障? 上海普世萬聯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澤若表示,由托育園與家長雙方協商一致,簽訂“分期退款協議”確未違反法律法規(guī)相關規(guī)定,系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然而,松果托育園與家長們簽訂的合同及協議也存在不完備之處。例如,合同中并未包含“違約責任”及“爭議解決”的相關條款,分期退款協議中也缺少與未能履約及追責方式等相關的約定,“換句話說,這對于家長一方維權來說是不利的”。她建議,當前家長可以與教育主管部門保持溝通,保存好所有的相關書面證據。如有必要,也可向園方發(fā)律師函甚至提起訴訟,依法保全其相關資產。 劉澤若提示,家長們在簽訂相關協議前,要先核實確認協議對方當事人的主體資格,避免與未取得相關資質的不合格培訓機構,或是以培訓機構內的個人名義簽訂協議。在與培訓機構簽訂協議時,也應當對其中的重要條款,如培訓課程、提供培訓教師及師資要求、培訓費用的支付與退款、培訓時間安排、變更與解除合同的條件、違約責任、爭議解決等進行認真查看與閱讀,避免維權無依據。如有遺漏,可以通過簽訂補充協議等方式加以完善,盡可能預防維權無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