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手記丨小學生般寫作業(yè)、磕細節(jié) 我們能從日本足球人身上看到什么
日本足球記者可以說是卡塔爾世界杯看臺上最特殊的一群人,除了進球時有慶祝,日本記者所在的區(qū)域都鴉雀無聲,這些記者簡直不像是在報道一場比賽,而是在鉆研一門“學問”。
“仔細”、“數據狂”、“冷靜”幾乎是對他們最準確的概括。從國際足聯(lián)的首發(fā)名單一公布,幾乎所有的日本記者都開始拿出筆記本或pad,開始仔細研究己方和對手的陣容、變化和可能出現(xiàn)打法。

日本記者的記錄和研究方式看起來像是小學生做作業(yè)
無論是白發(fā)蒼蒼的老記者還是才入行不久的新人,所有的日本記者在全場比賽都在做同樣的事情,他們的記錄和研究方式看起來像是小學生做作業(yè),掏出一本《選手名鑒》,仔細研究每個球員的身高體重、技術特點等。然后在筆記本上畫出戰(zhàn)術圖和記錄比賽數據,每個球員位置的變化,主教練技戰(zhàn)術安排的變化等。還經常拿出望遠鏡,看看場上的細節(jié)。
日本記者拿出pad研究陣容
日本足球人的鉆研精神和對細節(jié)的苛求已經是深入骨髓。2018年12月,日本NHK電視臺發(fā)布了一部名為《羅斯托夫的14秒》的紀錄片,記錄俄羅斯世界杯期間,日本隊被比利時隊一次犀利的、堪稱經典的從門將發(fā)起快速反擊的破門絕殺,從而讓日本隊無緣俄羅斯世界杯8強的故事。
從這部紀錄片里,我們能看到日本足球的精髓——較真、細致到幾乎可怕的程度。
為了拍攝這部紀錄片,NHK掏出50多萬歐元,組建4個攝制組,奔赴國內、蘇格蘭、比利時等地拍攝。48分鐘的紀錄片里,沒有對失敗的惋惜,沒有煽情。都在冷靜、科學、細致地分析日本球隊為什么戰(zhàn)敗,通過還原整個事件的全貌,這背后方方面面的內幕來剖析一支球隊失利的原因。
“羅斯托夫14秒”
日本球員也在不停的學習和研究。三笘薫這樣的年輕一代也一直在思考中進步。在大學畢業(yè)前,他寫了一篇“1對1時進攻球員要怎么處理”的畢業(yè)論文。這篇論文研究的是1對1里進攻球員要怎么處理,得出的結論包括:“我不是單純靠速度,而是有意識帶動對手重心變化”,本屆世界杯上,三笘薫充分展現(xiàn)了自己靠技術和節(jié)奏變化如何過人的特點,成為日本隊進攻端最犀利的一把尖刀。
三笘薫的論文研究1對1時進攻球員要怎么處理
在《足球小將》的描述中,日本足球的“師傅”巴西被稱作“夢幻國度”,如今日本或許仍然會虛心向足球強國學習,但已經有足夠的底氣踢出自己的東西——“傳控足球”曾是日本足球鮮明的標簽,但從森保一大名單的選擇、貫徹的戰(zhàn)術看來,他們已經有足夠的人才儲備去轉換戰(zhàn)術,就算是貫徹意式哲學的防守反擊也能夠玩出花樣。
“說實話,對于能夠戰(zhàn)勝德國、西班牙,我也很意外,這并不是我們之前預期的,”一名日本體育新聞網記者對我表示,“我想是主教練對他們進行了反復的研究和戰(zhàn)術安排的結果吧?!?/p>
誠然,足球的進步絕非一蹴而就,無數精益求精的摳細節(jié)背后,造就了今日的日本足球。
紅星新聞記者 胡敏娟 發(fā)自 卡塔爾世界杯現(xiàn)場
編輯 包程立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