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科普一下富聯(lián)娛樂開戶流程(2023已更新(今日/知乎)
上回我們說到了蹴鞠的高潮在唐朝,下面我們接著說到。
六、蹴鞠的巔峰——宋朝
到了宋代,蹴鞠運動再次走上了新的高峰,這也是中國足球發(fā)展史上的輝煌時刻。
從工藝上來說,宋代時期的蹴鞠制作工藝由之前八片皮變成十二片皮,制作的重量,材料也都有明確的規(guī)格,種類高達到四十種之多。蹴鞠運動變得更加普及,全民的踢球技術(shù)水平也更上了一個臺階。
古人蹴鞠
從政治背景上來說,據(jù)《宋志·禮志》記載:“諸王賜食及宰相筵設(shè),以蹴鞠為樂?!边@個時期,尚書省甚至專門制定了蹴鞠儀式,把它列進了宮廷慶典活動當中。當時,上至朝廷顯貴,下至尋常百姓,皇帝祝壽、大小節(jié)日、生日宴請等等,都會安排蹴鞠游戲作為慶?;顒印C显显凇稏|京夢華錄》中描述道:“舉目則秋千巧笑,觸處則蹴鞠疏狂?!薄肚迕魃虾訄D》上也繪有蹴鞠場景。
甚至還出現(xiàn)了專門靠踢球為謀生的藝人,并且社會上有成立專門的蹴鞠社團。 如圓社、打球社等。據(jù)《武林舊事》中記載,南宋球會“圓社”(另有稱呼為“齊云社”)是當時規(guī)模最大、級別最高的足球社團,《蹴鞠譜》中描述稱:“人間博戲,爭如蹴鞠風流,世上會場,只有齊云瀟灑”??芍^是最早的足球俱樂部和職業(yè)球員。
古人蹴鞠
從踢球技法上來說,宋朝時期便已經(jīng)有了比較系統(tǒng)的蹴鞠技法。那個年代的《蹴鞠圖譜》《蹴鞠譜》《事林廣記·戊集》就是專門用來描述蹴鞠技法的。比如《蹴鞠譜》上寫到:“腳頭十萬踢,解數(shù)百千般。”就是說的“肩、背、拍、拽、捺、控、膝、拐、搭、鐮”等十種基本踢法,簡稱為“十踢”?!鄂砭献V》還寫到:“壯士習運之能,英杰游戲之學”,“健體安身可美”“肥風瘦癆都罷”“精神爽”“消長日”“度永年”。說的是蹴鞠能起到強身健體、美體塑形、預(yù)防疾病、修身養(yǎng)性的作用,并將蹴鞠比喻為“發(fā)汗散”“化食丹”。
蹴鞠圖譜
從受眾層次上來說,宋朝的皇族與官僚們對足球的喜愛幾乎到了癡迷程度,有些是愛踢球,還有些是愛看球。北宋蘇漢臣的《宋太祖蹴鞠圖》就描繪宋太祖與其弟趙光義、宰相趙普趙普、楚昭輔、黨進、石守信等六人用白打方式蹴鞠嬉戲的場景。這幅圖現(xiàn)被收錄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趙匡胤踢球的高超技藝在當時是赫赫有名的,他尤其擅長“白打”,就是現(xiàn)在人們口中的“花式足球”。即踢球時,用頭、肩、背、腹、膝、足等部位接觸球,靈活變化,隨心所欲,可使“球終日不墜”。
宋太祖蹴鞠圖
宋徽宗趙佶更是個球迷,他每日喝酒宴會上觀看宮女蹴鞠,還賦詩道:“韶光婉媚屬清明,敞宴斯辰到穆清。近密被宣爭蹴鞠,兩朋庭際再輸贏。”“靖康之難”時,金人不僅將徽宗、欽宗二位北宋皇帝和大量妃嬪、皇子、宗室人員擄去,還特別擄走了12名蹴鞠運動員。從這里,咱們可以看到,周邊的少數(shù)民族也已經(jīng)開始盛行蹴鞠運動了。
南宋的孝宗趙眘對蹴鞠近乎迷戀到癡狂的地步,有事沒事把將士招來踢球,把國家大事拋之腦后,還不聽勸?!皶r召諸將蹴鞠殿中,雖風雨亦張油帟,布沙除地。群臣屢以宗廟之重,不宜乘危,交章進諫,弗聽”。
端王趙佶(即徽宗)和高俅
《水滸傳》中高俅就是蹴鞠高手。據(jù)王明清的《揮麈后錄》記載:“高俅者,本東坡先生小吏,草札頗工。東坡自翰苑出師中山,留以予曾文肅(曾布) ,文肅以史令已多辭之,東坡以屬王晉卿(王詵,趙佶的姑夫) ?!痹瓉?,高俅相當于是蘇軾的秘書,“草札頗工”,后來蘇軾外調(diào),就把高俅推薦給了曾布,但曾布又把高俅推薦給了王詵。一次,王詵讓高俅送東西給“端王趙佶”,見到趙佶蹴鞠,順便露了一手,和趙佶旗鼓相當,所謂英雄惜英雄,于是趙佶就將高俅收到身邊。沒想到,很快趙佶就成了皇帝,高俅就雞犬升天,后來還被提拔成了殿前都指揮使,專門掌控禁軍的指揮大權(quán)。高俅應(yīng)該算是最早的“球星”了。雖說在《水滸傳》里,高俅是個大奸臣,但是實際這人人品到底咋樣,褒貶不一,咱們也就不跑題,不做過多贅述了。
高俅蹴鞠
七、蹴鞠的滑鐵盧——元、明、清
到了蒙元時代,蹴鞠運動已淪為低俗的娛樂項目。
這個時期的蹴鞠活動,逐漸走向純粹的娛樂游戲,并與青樓妓女等聯(lián)系緊密。擅長蹴鞠的婦女被稱為“蹴球伎”,還出現(xiàn)了“女校尉”。關(guān)漢卿《斗鶴鵲·女校尉》曲云:“茶余飯飽邀故友,謝館秦樓,散悶消愁,唯蹴鞠最風流,演習得踢打溫柔?!彼_都剌《妓女蹴鞠》散曲中說:“畢罷了歌舞花前宴,習學成齊云天下圓。”蹴鞠已經(jīng)淪為一種藝伎表演取樂權(quán)貴的游戲,它的社會性已大幅縮小,不再是節(jié)日的活動內(nèi)容,也不再是宴會上的節(jié)目,而是一種和放蕩行為相聯(lián)系的娛樂。
古人蹴鞠
據(jù)《明通鑒》記載:“每出師,不問軍事,輒攜樗蒲(一種賭具)、蹴鞠,擁婦女酣宴”。說的正是吳王張士誠的弟弟張士信,可見蹴鞠已經(jīng)成為放蕩、墮落和風流結(jié)合一起的一種行為了。元曲中更是有“占場兒陪伴了英豪”,大都是“謝館秦樓”“鳴珂巷里”的“絕色嬋娟”。說的也是妓女們以蹴鞠來娛樂客人。
古代女子蹴鞠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有讀書人便站出來,開始對蹴鞠活動進行批判。王結(jié)在《善俗要義·戒游惰條》中寫到:“頗聞人家子弟,多有不遵先業(yè),游蕩好閑,或蹴鞠、擊球,或射彈、黏雀?!睂Ⅴ砭吓c“不務(wù)正業(yè)”“游手好閑”掛鉤,為蹴鞠而感到不恥。
到了大明王朝,朱元璋甚至傳下圣旨,明令禁止軍人踢球。
朱元璋為了避免軍隊蹴鞠誤事,于是下旨“蹴鞠者卸腳”,但是這個圣旨只是禁止了軍人踢球,卻并沒有遏止低俗化蹴鞠的繼續(xù)發(fā)展。明熹宗也曾下過禁令,禁止踢球,認為踢球是一種“浪蕩”的行為。所以用球門的蹴鞠踢法便慢慢消失,朝廷宴會的表演節(jié)目也沒有蹴鞠的身影了。
到了清代,蹴鞠活動已主要變?yōu)閶D女、兒童的游戲活動。《紅樓夢》第二十八回中有這樣的描寫:焙茗“往東邊二門前來,可巧門上小廝在甬路底下踢球”。中國體育博物館有收藏清代五彩蹴鞠紋高足碗。
古人蹴鞠
清朝入關(guān)后,對漢人的蹴鞠運動也實行了禁止政策。
順治皇帝曾口諭禁止蹴鞠,而且是"即行嚴禁"。乾隆皇帝更是直接明令禁止蹴鞠,不僅軍中,包括民間,都不許蹴鞠。蹴鞠這項運動從此基本退出了中國古代的歷史舞臺。
八、中國足球浴火重生——民國
很多人在感嘆說,為什么世界杯里面出現(xiàn)了那么多人口少、還在飽受戰(zhàn)亂的國家,與此對比的是中國男足的失利。讓人想不到的是,在數(shù)十年戰(zhàn)亂不斷的民國時期,中國足球曾稱霸亞洲多年,甚至一度比肩歐洲強隊。
不過,當時的足球運動卻來源于西方。
現(xiàn)代足球運動的起源,一般以1863年10月26日在倫敦成立“英國足球聯(lián)合會”為標志。從此以后,足球運動陸續(xù)傳播到世界各地,成為全球最為廣泛的一項體育運動。
中國現(xiàn)代的足球運動,最早也是在香港、上海等沿海地區(qū)展開。最初香港的足球隊都是西方人組成,直到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在皇仁書院、圣約瑟書院等教會學校中,才開始有華人學生踢足球。
自從1913年中國足球隊在第一屆遠東運動會(即亞運會前身)獲得亞軍以來,中國足球在亞洲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嘗過敗績。這也是中國足球隊的首秀表演。
1936年,第11屆德國柏林奧運會,中國共派69名運動員參賽,舉旗者為亞洲球王李惠堂。在奧運會前的熱身賽上,中國隊橫掃越南、新加坡、印尼、緬甸、泰國、印度等隊,取得了二十七戰(zhàn)二十三勝的不敗戰(zhàn)績。在奧運會正賽中,中國隊面對當時的世界頂級強隊英國隊,居然打了個旗鼓相當。
第11屆德國柏林奧運會中國足球隊合影
九、建國后的中國足球
新中國建立后,中國的體育事業(yè)一窮二白。上世紀50年代,賀龍元帥擔任國家體委主任。
在賀龍的親自主持下,中國的乒乓球水平上去了,羽毛球水平也上去了,在世界上有了一定名氣??僧敃r中國足球的水平和世界強國相比還差得遠。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中國足球運動隊水平很快提高了一大截,成了亞洲強隊。中國足球隊一時成了世界強隊之一。這是在新中國體育運動史上,中國足球隊進步最快、最輝煌的時期。
60年代以后,中國足球水平有些下降。
雖然中國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了職業(yè)化足球運作,但并沒有重續(xù)中國足球的輝煌,反而一日不如一日。
直到2002年中國首次打進世界杯。
中國隊在主教練博拉·米盧蒂諾維奇的帶領(lǐng)下,歷史上首次闖入世界杯決賽圈,舉國歡騰。中國球迷對于國家隊的希望并不高,由于和巴西隊、哥斯達黎加隊以及土耳其隊同分在一組,所以中國媒體希望中國至少能在世界杯賽場上取得一粒進球。
首戰(zhàn)哥斯達黎加隊,孫繼海開場不久便受傷下場,中國隊0比2完敗,以失利開始世界杯征程。小組賽第二場與足球王國巴西隊的比賽,3R領(lǐng)銜的“桑巴軍團”給中國人好好地上了一課,以4球大勝。小組最后一戰(zhàn),中國隊0比3完敗土耳其隊,三戰(zhàn)皆敗遭到淘汰。
本屆杯賽開始前,國家隊定下的目標是“進一球,積一分,勝一場”,最低限度也要進個球,然而在精英盡出之后,才發(fā)現(xiàn)世界是如此之大。時人評價“三戰(zhàn)三聲長嘆,九球九曲悲歌”,正是當時球迷心情的真實寫照。
2002年的中國足球,大家以為是個開始,所以那一屆的男足遭受了很多非議。然而大家所沒有想到的是,在那之后的20年,02年卻是巔峰!
2002年世界杯中國隊陣容
盡管今天我們國足的表現(xiàn)并不如人意,但這改變不了足球起源于中國的事實。1958年7月,國際足聯(lián)主席阿維蘭熱博士來中國時就曾表示:足球起源于中國!
中國蹴鞠文化的存在、發(fā)展以及沒落,都具有一定的時代背景意義。蹴鞠在中國歷史不僅具備娛樂價值,還有著健身、兵法戰(zhàn)略、社交等價值。愿我們?nèi)∑渚A,去其糟粕。
我們通過了解中國足球的歷史和文化,才能增強“文化自信”。一個民族的興起,首先要有認同感,要具備“文化自信”。堅信中國足球會迎來一個嶄新的明天!
中國世界杯奪冠!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lǐng)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zhuǎn)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