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科普一下富聯(lián)2娛樂元哥(2022已更新(今日/知乎)
作者:小又1
上次介紹了兩款相機的外觀功能,
索尼的E-Mount從APS-C走到全片幅機頂都未見信息窗口的設計,印象多年前曾詢問過官方,它們的說法是EVF及機背就提供了充足的信息量,因為沒有加入機頂屏幕的打算;

不過Canon則是維持DSLR的作法,在中高階及準旗艦機型上還是保有機頂窗口,像是EOS R、R5與R3都是如此

R6 Mark II 左肩的攝錄切換鍵方便用戶實時切換動靜態(tài)的拍攝,再來右肩的曝光模式轉(zhuǎn)盤設有三組常用設定,另外還有獨立錄像鍵、M-fn自訂鍵,電源開關則是與Lock鍵整合在一起,操作上也比過去用單鍵要直覺。

A7 IV 則是將所有控制界面集中在右肩,曝光模式轉(zhuǎn)盤下面還藏有第二具轉(zhuǎn)盤,可用來快速切換拍照、錄像或快慢動作錄影,右下的指令轉(zhuǎn)盤因為外露的面積比較多,所以也加入 Lock 功能來降低誤觸的機率,操作界面友善也沒啥需要重新學習的問題

接著看看雙機的機背規(guī)格,首先它們都是3寸的觸控屏幕且都支持側(cè)翻多角度調(diào)整,不過分辨率方面Re6 Mark II的162萬點倒是略勝一籌,兩者的電子取景器都是0.5吋369萬點,但A7 IV的0.78x放大倍率是好上一些,而EVF的更新率最高都支持到120fps
主菜單都設在 EVF 左邊,播放鍵都在機背轉(zhuǎn)盤的下方,如

果 C/S 兩套系統(tǒng)都有的話應該挺好上手的; R6 Mark II 的對焦搖桿造型類似電玩搖桿的香菇頭,操作起來較上一代友善,A7 IV 的對焦搖桿按壓面積較大行程也比較短



雙機的記憶卡槽均設在機身的右側(cè),從上圖可以看到A7 IV開蓋前需先解鎖,就專業(yè)角度來看這絕對是加分的,R6 Mark II則是朝箭頭方向拉就會開啟,這也是延續(xù)DSLR時代以來的設計。 R6 Mark II 提供兩組 SDXC UHS-II 雙卡槽,A7 IV 同樣也是兩組 SDXC UHS-II 卡槽,不過它有個特別的優(yōu)勢,那就是 A7 IV 的 A 槽還兼容 CFexpress Type A

總體來說 相機我覺得佳能要率勝一籌。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財神資訊-領先的體育資訊互動媒體轉(zhuǎn)載發(fā)布,如需刪除請聯(lián)系。